阅读历史 |

分节阅读 84(2 / 2)

加入书签

段智恩殿下只不过才两岁而已,是段思平的孙子,这样的小孩子如今还在大理城里吃奶呢,就要帮他夺回天下那些官员就算是再不懂政治也知道杨峰书找的是什么借口。起兵造反就一定要有个合适的理由,否则的话道义上就先站不住脚,现在大理国的老百姓有饭吃有衣穿,为什么要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造反

有了这个道理就好说的多了,这是大理段氏的皇位之争,高家支持段思胄一脉,那杨家就来支持段思平一脉,虽然段智恩殿下根本不在身边,可是这并不影响杨峰书拿来当幌子,

假如将来杨峰书真的造反成功了,夺得天下之后,要是段智恩殿下侥幸没死,几岁大的孩子而已,杨峰书才是真正的皇帝。再过几年,大理已经安定了,再找个借口把段智恩殿下弄死,或者让他禅位,那时候杨氏就名正言顺的做了大理国的皇帝,多么轻松啊

“高氏是白族,咱们杨家是乌族,白族人当权就不拿我们乌族人当人看,穷征暴敛,徭役无度。是可忍孰不可忍今日我们歃血为盟,立誓推翻段”

“老贼,你说要拥立段智恩殿下,那殿下何在”

杨峰书正说得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忽然被人打断,低头一看却是水步军兵马事方德尚跳出人群,指着他的鼻子大骂。

杨峰书支支吾吾道:“段智恩殿下么自然是在大理城,难道本侯爷能闯入宫中将段智恩殿下抢出来带回洱海不成”

方德尚破口大骂:“乱臣贼子,人人得而诛之。你杨家的狼子野心真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你要造反就造反,难道满堂官员就单凭你一面之词就随你前去造反不成”

杨峰书恼羞成怒,将手中酒杯重重摔在地上,只听啪的一声,那酒杯已经裂成无数碎片。杨峰书斥道:“你口口声声说本侯爷造反,本侯爷为的是清君侧,保我大理正统,使大理列祖列宗得以血食。高家才是乱臣贼子,人人得而诛之如今本侯爷只问你一句,发兵大理城,你可随我同去”

“呸”方德尚大喝道:“忠臣不事二主,我是水步军兵马事,是皇上任命的官员,你没有皇命,斩杀大臣就是谋反。”

方德尚回头看着一脸土色的同僚们,恨声说道:“就没有一个人敢出来斥责叛国奸佞的么”

杨峰书怒极反笑,仰天大笑一阵才道:“吐蕃拉萨王系的尚义立赞王子已经答应本侯爷,吐蕃将以三万雄兵相助,到时候清君侧,正大统。各位都是匡扶正统的有功之臣。”

跟着,杨峰书脸色一变:“将方德尚斩首示众,看看哪个还护着乱臣贼子

第六十二章 过来洗澡

宋军沿着被攻陷的城墙就像奔涌的潮水一般杀上城头,到了城头,越军再也不是这些精锐宋军的对手,孙全兴身先士卒,抓着一把大刀奋力砍杀,他身上已经被重创了好几处,却也死战不退,曹琮和潘惟吉左右护着孙全兴朝城上冲杀过去,到处都是残肢断箭,到处都是血迹斑斑,越军那些稀奇古怪的喊声和大宋将士的喊杀声混在一起,夹杂着频临死亡的惨叫声。

隆隆隆厚重的大罗城门渐渐拉开了,不待杨延彬吩咐,那些有经验的禁军就已经开始着手将挡在城门外的拒马枪拉开,杨延彬满意的点点头,长枪一指,大队宋军冲进城门,城内顿时火头处处,哭喊震天。

“马东立”杨延彬一声暴喝。

“末将在”一员骁将越众而出,他身材不是很高大,却显得很结实,黝黑的面孔上留着短短的胡须,双目炯炯有神,手中居然提着一柄大斧,这斧头就连斧柄都是精铁锻造,怕不得有二三十斤重。

“你带一千人火速进城,沿途不要和越军纠缠,直奔王宫。丁氏幼子应该还在王宫里,保住他。”杨延彬的话不容置疑。

马东立倒提大斧,双拳一抱:“得令。”

他是久经战阵的将领,当即点起人马随在攻城大军之后冲进城去。

杨延彬遥望着远处的大罗城,一直紧提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现在就算是再给黎桓一万人马,他也回天乏力了。杨家归附大宋之后,七个儿子都授了官职,只有杨延彬在谢慕华的力保之下,得以第一次独力领兵出战。这一仗告捷之前,杨延彬自己的压力也很大,怕堕了父亲杨无敌的威名,怕耽误了谢慕华的前程但是他始终是个天才将领,从这一仗开始,杨延彬也步入大宋知名武将的行列

“城头上的旗帜倒了”一名宋军忽然欢呼起来,将陷入沉思的杨延彬唤醒。

杨延彬和高启德急忙抬头望去,城头上黎字大旗,大瞿越国的大旗都被大宋的士卒扯了下来,丢在城下,覆盖在倒毙在城下那些血肉模糊的尸体上,而飘扬的杨字大旗却威风凛凛的插上了大罗城的城头。

战火从城头蔓延到城内,负隅顽抗的越军在每一条街道对攻入城的宋军进行殊死抵抗。

“指挥使大人,黎桓要突围,他带着一队士卒往南门退走,城里的兄弟们已经兜上去拦住了。”

杨延彬点了点头,示意那名士兵退下,转过脸来看着高启德:“打个赌好么”

高启德知道杨延彬最是没有架子,于是笑道:“你的俸禄比我高,我可赌不起。”

杨延彬嘴角微微一翘,露出一个让人看到觉得阳光无比的笑容:“不赌钱,我要杀进城里亲手抓住黎桓。要是抓不到,回到东京之后,我去你家给你守三天大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