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65章 福气真大(2 / 2)

加入书签

那造房子的师傅都说这红砖质量好,传回来就变成了姜兆年的红砖比外头便宜还能送,质量还好。

那订单一个接一个就来了,这姜兆年一个人再加上帮忙的皎皎可搞不定,都额外招人。

进厂,这玩意一个人一个月,姜兆年参考了外头厂里的工资,尽量去贴合,说是当学徒学习两个月,学徒工资一个月28,转正考察过了之后一个月38。

这虽然比不得外边给的铁饭碗,但是这工资完全和外头一样,本来外面招工那是要挤破头进去,现在姜盼年说优先自己大队的。

报名的时候都排了一长队,公社里头消息传的满天飞,一些壮实的大小伙子都来报名了。

姜兆年设了要起码小学学历,这就刷掉一大波人,再来的,招了8个大小伙。

订单来得飞快,后面就又补收了两个学徒工。

姜兆年的砖厂突如其来就红红火火起来了,寒假第头一个月就给姜鹏飞和姜建国分了第一笔分红。

王艳玲撺掇着姜瑞丰去报名姜兆年的砖厂招人,当工人呢,姜兆年肯定会把自己家兄弟转正,一个月38块钱。

在八零年代,受计划经济时代影响,城市里普遍工资范围是三十到四十元一个月,但是这还包括白领,做工的学徒其实一般22一个月起,正式工要考级,比如一级技术工,二级技术工等等,三十六块钱起,没高一级工资就高一个档位。

但是在农村,能有15一个月,已经很体面了,姜兆年愿意按城里的工资发,看看这回招工多少人就知道了,甚至离荷花大队远不少一天要走一个小时来上工的,那都有人愿意着呢。

姜兆年优先自己大队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希望工人方便一点,在自己大队,他不给包吃住,那近一点自然就方便一点。

等要是规模扩大一些,可能可以找大队专门供应餐食,去合作一下。

姜兆年给自家砖厂起名叫姜氏精品红砖厂。

工人们一边干活一边奇怪地觉得,厂长一遇到不会的居然去问自己女儿。

所有人都觉得砖厂是姜兆年一个建起来的,谁能想到呢,建窑的启动资金是皎皎的,机器改装是皎皎改的,一下姜兆年拿不定的主意是皎皎拿的。

要是有谁觉得请教自己女儿很丢人,那不可能是姜兆年,他只是由衷地觉得自己有皎皎这么个真算的是祖坟冒青烟,福气真大。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