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13章 战神白起(2 / 2)

加入书签

就证明了变法的好处,秦惠公也看到了。”

战国。

秦国。

正在被追杀的商鞅在看到天幕披露,惨笑连连。

若是早知有这个下场。

他真的还会愿意前往秦国吗?

恐怕不会吧!

为了秦国他付出这么多。

就换来了这样的下场?

【战国七雄中,最先被秦灭的是韩国。】

【在三家分晋后。】

【韩国的面积是最小的,还是四战之地。】

【也是魏赵韩中最弱的那个。】

【为了扩大地盘,韩哀侯攻灭了郑国。】

【成了当时的七雄之一。】

【韩和赵国还联合在一起,想要攻打魏国。】

【只不过因为无法达成共识。】

【未果。】

【魏国大怒,发起对韩赵两国的报复。】

【当时的魏国已经利用李悝变法,成为了强国。】

【韩国没有办法,只能对魏国称臣。】

【韩昭侯任用申不害,在韩国国内进行变法。】

【而且,在魏国攻打赵国的时候。】

【韩国和齐国联合围魏救赵,打败了魏军。】

【申不害的变法主张,基本上也是削弱贵族,加强王权。】

【并且不让贵族有私兵。】

【把贵族和官员的权利削得很弱。】

【王权很大。】

【这也造成了人人自保勾心斗角。】

【人人谋取自保之术。】

【在韩昭侯时期强盛了一下,也就开始衰落了。】

【当时的霸主魏国已经势弱。】

【而秦国因为商鞅变法,变得强盛了起来。】

【秦强盛了之后,自然会东扩。】

【当时的秦昭王的大战略便是东进灭三晋,图谋天下。】

【而韩国不可避免的要直面秦军。】

【也是韩国倒霉。】

【秦军当时的主将便是大名鼎鼎的白起。】

【面对秦军的东扩,韩国不得已和魏国结成了联盟。】

【组成了一个24万的韩魏联军。】

【然而,结局却被十万秦军全歼!】

【白起一战成名!】

【面对秦国的虎视眈眈。】

【韩王采取了谋臣的策略,把一地同时献给秦赵两国。】

【这样一来,两国会互不相让。】

【战事一定会发生。】

【秦赵互相攻伐,到时候元气大伤。】

【就不会再攻打韩国。】

【事情确实是这样发生的,秦赵两国发生了战事。】

【然而,结果是以白起坑杀四十万赵降军为终。】

【赵国自此以后,一蹶不振。】

【没了赵国的帮助,韩国不可避免的被灭。】

后世实时弹幕——

“战神白起打了大小70场战争,未有败绩。”

“全歼赵国45万余人。”

“白起坑杀了赵国40万降军,也注定了不会善终。”

“战国死了两百万人,白起杀了二分之一的人。”

“秦骗楚,楚怀王大怒而攻打秦国的时候,韩魏却帮秦国,偷楚国的家,不灭亡都不为过。”

“术治天下,不亡才怪。

韩国君主就没一个正常的。

特别是申不害变法之后。

所有君王都以权术来管理国家。

那是太平盛世的帝王权术,乱世用这个有毛用。”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