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176.第176章(1 / 2)

加入书签

宋秘已经在金河县待了两天了。

金河县的情况比宝田县还要差, 毕竟之前宝田县有他的帮助, 所以老严那边已经改善的差不多了。而金河县这边依然处在自然灾害的影响下。满大街都是严重一样不良的人。

他坐着县里安排的小汽车到了下面的公社里面去找当地公社社长谈山货的事情。

知道他是来谈山货的事情的, 所以公社的领导们对他的到来十分的热情欢迎, 领着他到当地的乡下去转悠。

附近的公社知道来了这么一个人, 都纷纷的从各个公社跑过来, 准备邀请他去各自的公社里面走动。

宋秘倒是没随便答应, 毕竟这次过来,主要是考察环境, 顺便看看哪些人适合拉拢,哪些人适合踢一边去。

两天的时间, 他只挑了几个看起来比较忠厚老实的公社记聊了聊当地的情况。然后住在了临水公社下面的一个生产队队长家里, 有意无意的问起了民兵的建设情况。

老队长道, “民兵的建设情况不大好。现在到处缺吃的,找了民兵,不说发工钱, 总要给人吃一口饭。公社没粮食,这些民兵都是当地咱们生产队自发的。不过公社要是有啥事儿, 招呼一声,大伙也都听。但是到底不方便。领导,这次山货我们肯定好好的弄, 虽然不如那些靠山的生产队弄的多, 但是我们肯定都抓紧弄, 不给上面拖后腿。这粮食你可得帮我们多换点啊。我们可都指着粮食过冬了。”

宋秘笑着道, “这个当然没问题。这事儿就是我负责的, 既然知道同志们的艰难,我肯定是要帮忙的。”

听到宋秘的话,老队长笑着道,“那咱可就松口气了。可就指着组织上面给咱救命粮了。”

宋秘道,“要是上面能拿得出粮食来,公社招募民兵,生产队会有人去吗?”

“那可不,要是有吃的。公社很快就能拉起一只公社民兵队伍。您不知道啊,公社手底下要是没人,事情也不好办。有些生产队都是一个姓的。以前都是一个老祖宗,还搞什么家族制度。公社的宣传根本就不实行。就去年隔壁生产队还有人搞啥子寡妇沉塘,还是咱们生产队的民兵去解救的。差点就打起来了。”

宋秘给他发了一根烟,老队长没抽过这种好烟,舍不得抽,夹在耳朵上。宋秘就将剩下的半包塞他手里了。老队长激动的拿着火柴哗啦一下点燃了,就赶紧儿的抽了起来。

“领导,你咋不抽啊?”

“不爱抽。”早就戒掉了。

宋秘又道,“我听说,有些地方亩产万斤。你们这边咋还吃不上饭呢?”

抽烟的时候人是最放松的,老队长想也不想就道,“屁哟,啥亩产万斤,都是一些吃饱了撑的没事儿干的瞎叨叨。咱也种了半辈子地,就没见过亩产万斤的粮食。”似乎觉得这话在宋秘这边说不合适,就笑着道,“呵呵,我也就随便说说。领导,你可别和我计较。我没多少文化,以前当过游击队的,这嘴巴就是爱瞎说。”

宋秘可亲的笑道,“说起来,我也算是半个军人。我小时候就是在根据地长大的。”

“哎哟,还是红小鬼啊。”老队长激动道。

似乎觉得宋秘的身份是个值得可信的,他说话也就没那么顾忌了,“反正咱也不知道上面是想干啥。老老实实的种地被批评,搞那些吃饱了撑得的事情,反而还要做大官。我知道,这肯定都是公社和县里瞎搞的。省里那边肯定不知道。要不然领导你也不会来帮我们了。”

宋秘倒是没发表啥意见,而是问道,“光你一个人这么想,还是大家都这么想?”

“有些人这么想,有些人也不这么想。反正我认识的几个老伙计就这么想。其他人……咱也管不着。去年还有逃荒的人,公社让咱们管好队里的人,不让咱们出去逃荒。咱就把人给留下来了。好在上面也给咱提供救济粮,好歹没饿死人。能吃饱饭,咱就不管那么多了。”

宋秘听到这里,多少有些底了。

老百姓们要求不高,只求有口饭吃。只要能为他们提供吃的,民兵团的建立不成问题。只要建立了民兵团,再加上县里的公安局,有了这两支队伍,对于管理下面不听指挥的生产队,以及封建残余就没问题了。

第二天宋秘又在生产队里面转了一下,觉得自己要是下来做工作,以后要做的事儿肯定不少。

路过生产队的牛棚的时候,他发现里面竟然还住了人。

老队长介绍道,“这是村里以前的老秀才。以前家里还是小地主呢。上面有政策,对于这些人要进行劳动改造。我们就安排他在这里改造了。”

宋秘道,“他以前在村里祸害过人了?”

“那倒没有,就是老秀才。说起来,以前还在村里教过呢。反正不是劳动人民。上面咋说,咱就咋做呗。”

“……”

宋秘正无语,老队长又指着一个挑着箩筐过来铲牛粪的老年人。瘦竹竿一样的身体,白花花的胡子在,看着年岁不小了。

老队长担心领导觉得他们地主多,对生产队印象不好,就解释道,“咱生产队穷,没啥地主,倒是隔壁的,那牛棚都住满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