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挥斥方遒(2 / 2)
“就拿泰达集团来说,眼瞅着建筑市场萎缩下行,我也想调整方向,放弃泰达集团房产开发和建筑这一主业务,再开辟新的战场。可是倩倩却建议,不能轻易放弃泰达的核心和拳头业务,而是改走'精高尖'的路线,坚持'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廉,人廉我转。'的原则。不客气地说,泰达集团目前是整个溯州建筑行业效益最好的建筑公司,甚至在整个边西省也数得上号的优秀建筑类企业!”覃昊见妻子想起往事,心酸难过,连忙岔开了话题,“倩倩,你接着说。”
“再说高科技,其实说透了,比垄断还垄断。人无我有嘛,除此一家,别无卖处,我定价多少就是多少。过去中国进口德国核磁共振机的价格是3000万\/台,国产核磁共振机量产,德国核磁共振机立马就从3000万\/台跌到了290万\/台。曾经从外国购买二台盾构机需要花费7.6亿人民币,中国自主研发的盾构机出来之后,国产盾构机的价格仅仅需要2000来万。二十年前,一台液晶电视机,动辄就要上万,几乎要花费一个白领一年的工资。现在呢,一个白领一个月的工资就可以买好几台。要说暴利,还得是医药行业,据统计中国前100名毛利率最高的上市公司,中药企就有55家,毛利率最高的药企竟然达到了98%。前些日子,新冠疫情严重的时候,一盒美国辉瑞公司生产的paxlovid(注:奈玛特韦\/利托那韦的商品名称,一种治疗新冠病毒的药物),不过几枚小小的药片,就算是从正规渠道平价拿货,也需要接近两千块钱。只是这个价格有价无市,人们根本就不可能买到,真正的市场成交价已经达到了二万多块钱一盒。为什么?就是因为美国辉瑞的这种药物在世界上独一无二,属于绝对垄断地位的高科技狠活儿。这些公司的利润究竟有多么高,他们究竟赚了多少钱,我们一般人是想象不出来的。”
这些具体的事例和准确的数字,不仅秦舞阳听得目瞪口呆,就是覃昊和庞小蓓听得也有些入迷。
“不过,这些行业对于我们来说,却是可望而不可即,因为他们不仅有着雄厚的研发资金,强大的科研队伍,而且还具有深不可测的政治背景。就说刚才提到的美国辉瑞公司,他们在几年前就研发出了paxlovid,投入市场以后,结果却是效益平平。后来,他们就发现并分离出了新冠病毒毒株,再后来,新冠病毒就在全世界肆虐,有上亿人因为感染新冠病毒而死亡,造成了全世界经济的大衰退,唯独美国辉瑞公司赚得盆满钵满,腰包鼓鼓。当然,其中的道理,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说新冠病毒是中国传播出去的,甚至更有荒腔走板的事情,美国、英国、德国、印度、澳大利亚、埃及六个国家,竟然因为新冠疫情,向中国索赔上百万亿美元。原来这些家伙,有的是贼喊捉贼,有的是欺软怕硬紧抱美国的大腿,还真够卑鄙龌龊的。难道他们还真以为,眼下的中国和腐朽不堪的晚清政府一样,任人宰割吗?
“最后再说说,那些靠品牌溢价的企业。茅台官方指导价是1499元\/瓶,即使这样的高价人们也是一瓶难求,真正的市场价格,每瓶已经接近3000元。而生产一斤茅台酒的原材料不过是区区五斤高粱,其毛利润绝对超过了95%,其中绝大部分都是品牌溢价。还有路易威登,一个限量版的小包包,动辄就是十几二十几万,你们说他们能够赚多少?又有多少是品牌溢价?当然,这些奢侈品老字号,都有着多年的历史文化积淀,它们身后虽然始终都有众多企业在追随模仿,却没有一家企业可以望其项背,更不用说超越。自然也有一副好牌打得稀巴烂的,像某知名烤鸭、某知名包子这样的中华老字号,不练内功不注重质量,只靠品牌不断提高价格,终于砸了自己的招牌,现在是王小二过年,一年不如一年。”
“就说咱们吃饭的这家登丰楼,据说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大清光绪年间。当时济南府汇贤楼掌勺大厨和东家闹掰,一气之下西来溯州,自己创办了“登丰楼”餐馆。从那时候算起,这家饭店也传承了七代,有着一百几十年的历史。虽然这家饭店依旧是溯州最正宗的鲁菜馆,质量也算可以,可是也渐渐变成了阳春白雪,显得曲高和寡,你看看他家的菜价,再看看上座率,长此以往,恐怕也要砸了自己的招牌。”覃昊不仅对传统名菜的特色特点颇有研究,就是对饭店的历史传承也是烂熟于心张口就来。
“这些着名品牌和百年老字号,能够传承下来,那都是付出了几代人的无数心血。弟啊,如果你和小蓓也能创立你们自己的品牌,等到你们孙子接手的时候,也许就能产生品牌溢价了。”鲍倩倩打趣弟弟和弟媳,“来,为了弟和弟妹的品牌,我们碰一杯!”
秦舞阳不甘心地追问:“姐啊,难道就没有那种来钱快的买卖?”
“有,这些行业大多都集中在化妆品、保健品和美容整形这几类,主要赚取年轻女子和老年人的钱。化妆品相比国内手机龙头企业20%的毛利率,它毛利80%已经成为常态,也就是说销售100元可以赚80元。据说大明星卖的百元化妆品,成本只要4元。至于美容整形,更是暴利,卖玻尿酸的三家上市公司,他们的平均毛利率都在90%以上。什么少女针、粉嫩手术、隆胸、美臀,一年花费几十万整形的有钱人大有人在。我一个大学同学的侄子,只是初中毕业,前几年在京城和别人合伙开了一家美容美体院。合伙的生意不好干,俩人干了还没有半年,就闹掰了。最终俩人抓阄决定去留,结果同学的侄子把店留了下来,他需要付给另外一人400万。同学侄子钱不凑手,就找他姑姑借80万。同学的哥哥已经不在了,侄子没有父亲,遇到难处不找她这个亲姑姑还能找谁?虽然她把80万借给了侄子,心里却也是惴惴不安,毕竟这80万块钱不是大风刮来的,而是她好几年辛辛苦苦积攒的,她也怕侄子打了水漂。”鲍倩倩说得口干舌燥,端起水杯喝了一口水。
“后来,你同学她侄子,到底把钱归还了没有?”庞小蓓好奇地问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