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31章 打欠条(1 / 2)

加入书签

十万胡人男丁,哪怕翻一倍,二十万胡人男丁,每人十贯,总共也就两百万贯钱。

大楚出得起!

更何况实际人数不可能这么多。

单之前的白沟之战,就消灭了近两万东胡人。

当然,这里面可能有一个杀良冒功的问题。

搞不好,会有大批其他蛮族,甚至是中原百姓,被人砍掉脑袋冒充东胡人。

之前宁易想了许久,也就是在想怎么杜绝这种情况。

还好,在没有民族大融合的这一世,东胡人的体貌特征和中原人有明显不同。

比如中原人普遍方脸,面貌端正。

而东胡人则基本都是长脸,前额宽大,颧骨和下巴又较窄,同时小眼睛、浅眼窝,非常好辨认。

最关键的是,东胡人从小就剃髡发。

就是把头顶上中间的头发都剃掉,只留下两边和脑后。

脑后的那一绺还结成辫子。

当然,也许会有人将其他人的脑袋剃成这样子,拿来冒领赏钱。

所以宁易特别强调,必须是成年东胡男性的脑袋。

毕竟长年顶着这种发型和新剃的,还是能一眼分辨出来。

什么?其他少数民族也有剃这种头发的?

那就不好意思了!

正经人谁会剃这种发型?

又怪异又难看。

反正中原老百姓是不会这么干的。

你要刚好是这种发型,那就赶紧躲起来,否则就自认倒霉吧!

“杀胡令”发出之后,一开始并没有什么动静。

楚军士兵倒是人人亢奋,像是打了鸡血一样。

奈何东胡人不给机会。

东胡人是知道厉害的。

他们一听说“杀胡令”后,立刻加速后撤,丝毫不给楚军决战的机会。

东胡人可以不要命地跑,但楚军却不能不要命地追。

两卫将士只能按部就班地收复失地,巩固地方,再一步步地朝东胡人的辽东老巢逼去。

直到第九天,才终于有人提着一颗东胡人的脑袋,前来领赏。

这人居然是个鞑靼人。

他在楚军大营外逡巡了半天,直到楚军斥候警觉,过来盘问,他才说明来意。

此人的到来,引起了宁易的高度重视。

他亲自接见了这个鞑靼人。

鞑靼人连说带比划了好久,宁易才最终搞明白。

原来此人在老家穷困潦倒,在听说了“杀胡令”后,便潜行到东胡人的老巢黑水城附近,成功偷袭了一个东胡人,然后割下脑袋就往这边跑。

还好,现在气温还是很低,脑袋没有腐烂,能清晰辨认出来,这确实是一个东胡人,还是一个东胡老人,头发都花白了。

鞑靼人很紧张。

他生怕楚人不认账不付钱,更怕楚人将自己杀了灭口。

但宁易丝毫没有赖账的意思。

虽说来者不是中原人,虽说死者看起来太老。

但总算开了个头,就当是千金买马骨吧!

再说也用不了千金,才十贯而已。

十贯,一万枚铜钱,堆在地上老大一堆。

鞑靼人看得眼睛发直。

这也不怪他。

这个世界的老百姓,很少有见过这么多钱的。

一贯铜钱在大楚能买十二石粮食。

十贯就是一百二十石,换算下来是一万四千多斤,够一个五口之家吃上四、五年了。

对于一个普通人来说,这无疑是一笔巨款。

不过,这一堆铜钱怎么也有六、七十斤重。

宁易贴心地将铜钱换成银子,但没想到鞑靼人的思路非常清奇。

他居然不要银子,就要铜钱。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