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7章 军改成果(1 / 2)
第617章 军改成果
战场上的战事还在继续。两军之间发出阵阵白烟,放鞭炮一般的射击声连绵不绝,北军八磅炮发射的六斤炮弹对村中的夯土墙破坏力很强,废墟中列阵的南军不断有人被击中。这些没有太多战斗经验的包衣精神高度紧张,他们的很多基层军官也没有太多的经验,面对对方不断的火枪射击,他们的精神越来越绷紧,身边的惨叫声逐渐增加,很多士兵口干舌燥两手发抖。
他们现在没有崩溃完全是平时严苛的训练让他们不敢逃跑,而且在他们身后还有督战队呢。
在八磅炮弹又一轮狂暴的攻击后,终于第一个南军士兵忍耐不住,一支燧发枪嘭一声打响。神经早已紧绷的南军士兵们纷纷开火,小石村中如同开了锅一般,火光的闪动连成一片,将小石村的靠南的边缘淹没在一片白烟之中。
不仅前排的士兵开火了,后排的士兵们也都扣动了扳机,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宣泄他们心中的情绪
二十多名北军散兵被击中倒地,其他散兵则在蹲低身形,躲过最密集的射击后继续站起射击,对射之中,小石村村庄边缘防御的北军被白烟笼罩,同时遭受六门火炮的持续射击下,后续的射击越来越零散。进攻的北军只用了三百余名散兵,便弄得北军将领的精心布置防线产生巨大的混乱。
散兵战术正式这三年来朱厚烇备战,进行军事改革的一部分成果。
朱厚烇全力三年,这三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一开始朱厚烇在步兵武器上加大投入,想要在这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但是到最后都没能如愿。
火枪发展到燧发枪之后的每一次进步需要点亮的科技都太多了,朱厚烇想研究出后膛装弹的火枪,但发现时间根本来不及,想要大规模的生产后膛枪,需要在金属冶炼、精密制造乃至于化工产业都取得很大的建站之后,才能生产出来.
现在皇家集团能小规模的生产出来一些后膛枪,但是造价很是昂贵,根本没有大规模装备的可能.
不过皇家集团还是点亮了一些火枪技术的,比如拉膛线的技术,皇家集团靠着这个技术生产了不少线膛燧发枪,这种燧发枪的弹道更加稳定,射的也更准,但是生产的成本也挺高的,所以也没有大规模的装备,现在只有一些精锐的部队装备了前装线膛枪。
不过朱厚烇也没有完全把宝押在火枪技术的突破上面,军制和军事战术的改革也是重中之重。
散兵战术就是在战术改革的一部分成果,散兵们也都装备了前装线膛枪,有了这种射的更准的火枪,散兵们在作战是经常尝试以敌方的军官为目标.
在此时的欧洲,散兵作战方式还没有兴起,这类散兵作战对士兵和基层军官的素质要求更高,欧洲职业军队或雇佣军中,军官时常要担心士兵离队逃走,所有脱离队列的人会受到严惩,所以散兵战术在此时的欧洲无法实行,交战的各方都极力强调步兵的队形和齐射的重要性,即便是十八世纪初的普鲁士军队,也只能在队列的严格限制下作战,因为腓特烈担心一旦放松队列要求,他征召的士兵就会当逃兵,所以就更不可能在普鲁士军队中使用散兵战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