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6章 渡河失败(1 / 2)
第306章 渡河失败
守江必守淮,并非无的放矢,而是由长江和淮河的地形决定的,相比起更宽阔的长江一线,淮河一线反而更利于防守。
长江虽宽,可在江南一带走势弯弯曲曲,两岸又非常的平坦,可供大军渡江的地方实在是太多太多了。
如此地形,加上防线又长达上千里,防御难度就是比起中原地区的黄河也强不了多少,纵有百万大军防守在南岸,也很难做到严防死守。
而反观淮河就不一样了,虽然河面没有长江那么宽,但西起大别山,东至大海,河水的走势基本上保持了直线,加上两岸沼泽湿地密布,可供大军渡江的地方也就那么几处,所以说防守起来比长江要轻松多了。
尤其是一到雨季,对于北方的进攻部队来说,简直就是噩梦,后勤补给将困难无比,而南方则可以用船沿支流直接运送粮草兵器援军。
而且即便北方的军队突破了淮河防线,南方的军队也只要节节阻击,待到北方大军千辛万苦打到长江北岸时,基本上已经精疲力尽,锐气已失,无法再组织人马横渡长江了。
此时闯王带着二十多万大军就沿着淮河南岸部署防线,几十万男女青壮忙的是热火朝天,防御的重点仍然放在了凤阳府城附近,但其他地方只要大军能渡河的,基本上也都派了重兵把守。
前期闯王是准备渡长江的,所以能收拢的船只基本上都被收拢到了南岸,打算攻下扬州府后,走运河直接渡江,这就使得华军在北岸并没有收拢到多少船只,不得不就地打造。
双方足足对峙了一月,华军才打造出来了三千多艘简陋的木船,十多万俘虏的闯军也被训练的有模有样,经过了重新的整编。
这十多万人和李岩夫妇的两万多兵马被编成了三个临时军团,每个军团共五万人,下辖10个营,每营5000人。
大多都只装备了简单的刀枪盾牌,别说盔甲,就是连华军制式的军服都还在赶制,所以每人头上也只能包裹上一块黄布,以便区分敌我,因为对面闯军的装备和着装也都差不多,只不过头上裹着的是红布。
三个临时军团的军团长分别由红娘子,马科和李明辅担任,各营的统领,倒是大多都是从第四军团辖下的陷阵营抽掉的中高级将领担任。
没办法相比起林家军的元老军官们,马科和李明辅这两个前大明总兵官,更擅长指挥这种乌合之众。
显然娜木钟也看出来了,接下来的仗,第四军团的步兵方阵,能施展的空间恐怕不大,骑兵就更不用提了,多半还得依靠这三个临时军团渡河作战,攻城拔寨。
虽然只是训练了将近个把月,但这十几万人的士气,明显比以前在闯军时要高得多,毕竟华军的伙食和待遇摆在那里,时不时也会抽掉军政方面的人才去给他们上一下思想课。
进入到九月中旬后,娜木钟便有些等不及了,毕竟中路军虽然还没有拿下襄阳,但已经从随州绕道攻入了湖广,西路军同样也走小路攻入了四川,娜木钟自然不想自己这个皇后最后还输给两个军团长。
华军的兵力都集中在了凤阳城北岸的怀远县,随着娜木钟的一声令下,李明辅率领的临时军团率先发起了渡河战,两万多人划着一千多艘小船,密密麻麻的朝着南岸杀去。
而南岸负责防守的是闯军大将刘宗敏,四万人马早已严阵以待,但也只是在岸边摆放了大量的拒马桩。
“快,给老子放箭!”
看着华军的小船渐渐靠近,刘宗敏手下仅有的上千弓箭手,纷纷开始弯弓搭箭,朝着河里抛射起了箭雨。
而除了放箭,闯军也没有更好的手段来阻止华军小船的靠岸了。
“杀上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