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节阅读 97(2 / 2)

加入书签

泥窑的强度,和砖窑比起来差了实在是太多了,所以大小和乡下那些窑洞比起来,也小了足足一半。

这样的泥窑,一次性可以烧制的砖块,也会少上许多。

而且最主要的是,这种泥窑,几乎不能重复使用,烧过一次之后,估计就会坍塌的。

但是对于王伟来说,这些都不是问题。

只要泥窑能够烧出来一批砖块,那就能够利用这些砖块,建造一个真正的,能够重复使用的砖窑。

这个问题就像是村子第一次打铁一样,涉及了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

不过最终,不论是打铁还是建造砖窑,都让王伟找到了替代的方法。

木质的砖坯模子被做了出来。

四四方方的模子下面铺着木板,在模子里面倒入和好的河土之后,用木板压实铲平。

以前能够制作砖坯的机器没有普及的时候,乡下烧砖都用的是这种手工的方式打的砖坯。

为了使得砖坯被压得更加的瓷实,甚至需要用木锤去敲击模子里面的泥土。

但是很明显,以原始人那强大的力量来看,敲击的这道工序很明显可以省略了。

两块木板压下去,泥土就会被压得严严实实,铲去毛边后,倒出来就是一个四四方方的砖坯了。

这些砖坯,经过简单的晾晒之后,便被送入了泥窑之中。

依次交错重叠的摆放整齐之后,便开始堆积燃料了。

燃料摆放的地方,是在砖坯子下面的炉膛之中,烟道和火道,都是走在码好的砖坯子之间的。

在窑炉的旁边,是一排顶上铺了兽皮的木棚。

而在木棚的下面,有着堆积如山的木炭。

这些木炭,是窑炉十几天不熄火的重要保证。

王四五带着几个人,需要昼夜不息的观测炉火,以确保,能够不出任何的纰漏。

第一百六十七章 沤麻池

砖窑一旦开动,需要的人手就不是那么多了。

只需要两三个人照料炉膛,不让火熄灭就行了。

长长的烟囱昼夜不息的朝着外面吞吐着浓烟。

而在砖窑的附近,一个个蒙古包状的小型碳窑也在不停的冒着烟柱,为砖窑补充着燃烧所需的木炭。

浓浓的烟柱,在村子的上空经久不息,来往的怪鸟猛禽,都特意的绕开了烟柱所占领的天空。

其实从人类学会使用火焰的时候开始,就已经脱离了野兽,成为了更加高级的存在。

这句话,可不是说说而已的。

在自然界,比人类强大的野兽实在是太多了,不说那些体型庞大的恐龙巨兽,单单就是豺狼虎豹,就能轻易的夺去人类的生命。

但是,无论再怎么生猛的野兽,都没有说不怕火的。

火焰,不仅能够烤肉照明,更是人类在初期的时候,同自然界的野兽搏斗最大的资本。

在气候干燥的秋冬季节,看准了风向,一场大火,就能让毒虫猛兽丛生的原始森林化为灰烬。

将人类难以进入的森林变成万亩良田。

哪怕就是在气候湿润的春夏季节,人类也能利用火焰所产生的烟雾,驱散环绕在四周的猛兽。

所以,当碳窑和砖窑开始燃烧之后,村子附近经过的野兽数量,明显的降低了许多。

这一下,哪怕没有霸王龙头挂在村子里面起个威慑的作用,王伟相信,小部落也有了一定程度的自保能力。

桐树他们砍回来的木头,还有四周堆积起来的木头,足够村子用上很久了。

每日砖窑那边扒出来的碳灰,都被撒入了种着剑茅草的田地之中。

族人拿着木桶和水舀,让这些简单的肥料能够顺着水流渗入地下,为剑茅草的生长提供着养分。

至于不远处已经初具规模的竹林,只需要每天定时的浇水便能使其保持着茁壮生长。

村子里面的木头暂时够用,桐树他们又有了新的任务。

顺着小河朝下四五百米的地方,他们花了两天的时间,割出来了一片没有杂草的空地。

然后又用了两天的时间,在这一片空地,挖出来了数个深浅不一的池子。

从小河里面将池子灌满了水后,旁边割出来的杂草,就都被放入池中浸泡了起来。

这些池子,是王伟为剑茅草准备的。

其实讲道理的说,剑茅草取名不够严谨,因为它更应该被称呼为剑麻草的。

剑茅草的植物纤维,和地球上的麻极为相似。

也正是因为里面那坚韧的植物纤维,让其有了耐磨的特性,非常适用于编织草鞋和搓草绳。

虽然这次下山,王伟带足了大量的熏肉和腌肉,但是村子里面一两百口人,坐吃山空的话,再多的肉也有吃完的一天。

此时此刻,王伟手中没有适合当做粮食来种植的植物。

想要狩猎的话,在没有碰到兽潮的情况下,最多只能维持族人的温饱,也就是说,如果没有特殊的狩猎方式和机会,村子里面的生产力和消耗力,只能相互持平。

如果真的到了需要每日为食物操心的情况,那村子里面,就难以腾出人手,去训练战士,或者做别的事情了。

人只有吃饱了,村子里面有余粮,才有心思去捣鼓别的事情。

如果连一日三餐都不能保证的话,哪怕王伟的脑袋里面,有着航空母舰的制作方法,也无法抽调人手,将其实现啊。

而王伟特意从山上带下来的剑矛草,就是为了让族人能够免除食物之忧的。

当然了,这并不是说,剑茅草种植出来之后,就能够食用,人类的胃,还没有进化到可以消化植物纤维的地步。

最主要的原因,是剑茅草成熟之后,能够用来沤麻,而沤出来的麻,又能够用来编织渔网。

有了渔网,西面的大湖,在王伟的眼中,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粮仓了。

短时间内,族人就不会为了食物而每日颠簸,腾出来的时间,就能够去做更多的事情了。

不过剑茅草的生长,还需要一段时间,这些提前挖出来的水池,自然也不能浪费。

完全可以趁着这段时间,将杂草放在池中沤烂,然后用以制作一些简单的草纸。

想到了纸,王伟就想到了每次上完厕所用那些奇怪的东西擦屁股的痛苦经历。

特别是上次,在迁徙的途中,随便扯了一把宽厚的树叶,本以为能够痛痛快快的擦个屁股的,但是他怎么也没有想到,那树叶是辣的。

擦完之后,那种火辣辣的感觉,王伟不想再受第二遍了。

当然了,他制纸,可并非只是为了满足自己个人的私欲,更多的,还是因为族人认识的字越来越多,汉语说得越来越熟练,许多东西,如果有纸张记载下来,那将比记在脑子里面更加的靠谱。

众所周知,不论是什么东西,腐烂的时候味道总是不好闻的。

古代用麻制纸的时候,沤麻池也让麻有了一种臭麻子的别称。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