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十二章 永乐大典(2 / 2)
庄睿在研究明史的时候,曾经专门前往中国国家图书馆,借阅过永乐大典的原本,是以在第一眼看到这玻璃柜中的善本时,庄睿就知道,这六本书籍绝对是和国家图书馆收藏的永乐大典同出一处,一定是从中国流出的。
“买下来,一定要买下来,不管花多少钱,一定要将其带回到自己的博物馆里”
看着这六本永乐大典,庄睿的眼睛都红了,要知道,永乐大典虽然在全世界还留存有数百册,但是每一册的内容都是不一样的,也就是说,每一册现存于世的永乐大典,都是真正的孤本。
其实严格说来,现在留存下来的永乐大典,也并非是永乐年间的原本,这里面有许多曲折复杂的故事。
在明朝皇帝中,明世宗嘉靖皇帝最喜爱永乐大典,平时在案头上常备几册大典以供随时翻阅,嘉靖三十六年宫中发生大火,三大殿都被烧毁,火势蔓延,很快便危及文楼中的大典,明世宗连夜下了三道金牌,令人把大典及时抢救出来。
为防止今后再遭受类似祸患,明世宗萌生了重录大典的想法,嘉靖四十一年,明世宗任命高拱、瞿景淳、张居正等人负责重录永乐大典的工作,重录工作整整花了6年时间,到明穆宗隆庆元年四月才最后完成。
而永乐大典的正本,在嘉靖重录之后,就变得扑朔迷离起来,有人认为大典正本毁于战乱或火灾,早已荡然无存。有人却认定大典应该是被殉葬了,只是数百年来,再无一册永乐大典的正本显露于世。
以历史记载详实而著称的中国,怎么会连这样大的一部重要典籍的下落都没有记载呢让包括庄睿在内的许多研究历史的学者,都感到匪夷所思,正本究竟遭受了何等命运如何亡佚的至今还是历史上的一大悬案。
永乐大典正本已经杳无音信了,侥幸逃过明末战乱的大典副本,虽然也有两千多卷的残缺,但是经历了被偷盗、焚烧和劫掠的悲惨命运,最终于1900年八国联军进占北京时被毁灭了。
剩下的约400册零本被8个国家和地区的30个机构收藏,即使是这样,永乐大典这部奇书在今天仍然以其巨大的资料和文物价值而受到学者们的青睐。
庄睿没有想到,居然能在这样一个私人拍卖会上,见到这么珍贵的六册永乐大典的残卷,这让他一时心潮澎湃,围着玻璃柜仔细打量了起来,浑然忘了此时拍卖还在进行着。
台上的威廉见到庄睿几乎把眼睛都贴在了玻璃柜上,还以为他是在分辨里面书籍的真假,开口说道:“庄先生,这六册古籍,都是经过专家和仪器鉴定过的,的确是贵国数百年前的东西,这一点还请您放心”
“呃对不起,威廉先生,您请继续”
庄睿有些不好意思的挠了挠头,他知道自己干扰了拍卖的进程,连忙向后退出了几步。
“这六册珍贵的古籍不分开出售,一起的底拍价为三百八十万美元,每次喊价为10万美元,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开始进行拍卖了”
威廉知道,这六册来自中国的古籍,其实是博纳戴特昨天才临时拿出来的,定价并不是很高,或许就是专门为了那个中国人特意拿出的拍品。
“五百万美元”
庄睿毫不掩饰自己对于这六本古籍的喜爱,在威廉话声刚落的时候,直接就喊到了五百万,对于庄睿而言,这些孤本都是独一无二的,即使花费再多钱,他也要将其收入到自己的博物馆内。
“五百五十万美元”
在距离庄睿不远的角落里,一个同样长着亚洲人面孔的中年男人,举起了手中的号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