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节阅读 50(1 / 2)

加入书签

今天晚上还有一章解禁章节,大家砸票啊

第三卷 初涉官场

第二十四章 痘苗销售

清晨,古老的汴京城沉浸在一片雾气之中,淡淡的白雾将整个汴京点缀的神秘而美丽。

“当当当”随着一阵锣鼓喧天的声音,汴京城被彻底的吵醒,随着四方人流的聚集,活力四射的汴京,开始了新一天的轮回。

今天的汴京和往常有些不同,汴京开放的四道城门旁边,一群开封府的衙役正在张贴着皇榜,四个手持长戈的禁军士兵,神情冷酷的站在皇榜的前面,护卫着皇榜的安全,远处,依然是拿着皇帮的衙役、禁军,敲锣打鼓,带着一群好事的汴京百姓正走向令一个显眼的地方。

清晨短短的一注香时间里,一份皇榜,三千份印刷的副榜,转眼占领了大街小巷各处阵地。

“又贴皇榜了,这次又是什么事情啊”一位六旬苍迈老人,站在一处皇榜的前面,瞪着老花眼,却看不清上面的字迹,只能自言自语的问道。

老人旁边的邻居,却是不识字的屠夫,膀大腰圆的他,怔怔看着皇榜,却看不出上面的蝌蚪到底是什么东西,只能无奈的笑着说道:“谁知道是什么事情啊俺老王也不认识字。”

屠夫老王转头看到一位落魄的秀才,急忙大声喊道:“秀才快跟我们说说,这张皇榜上面写的什么”

四十多岁的落魄秀才,眯着眼睛仔细看着皇榜上的字,大声说道:“官家下旨,眉山神医赵磊研究出一种可以抵抗虏疮的痘苗,让汴京百姓去开封府和御街太常寺种痘,这种痘经过朝廷试验,没有任何危险,种痘费用每人十陌”

“能够抵抗虏疮的痘苗,真的研究出来了啊真是天大的好事啊隔壁老张家的小子,前几天才刚刚因为虏疮而夭折,唉,居然没有赶上种痘,真是可惜啊”六旬老人欣喜的兴奋说道。

“能够治疗虏疮的痘苗,真是老天垂青啊终于出现了,赵磊肯定是神仙下凡,要不怎么会那么厉害,什么都知道,还能研究出来治疗虏疮的药,马上回去告诉家里的婆娘,带婆娘和孩子一起去种痘”屠夫说完,挤开人群,朝家中急奔而去。

“靠一个破痘苗居然还收钱,这朝廷也太会赚钱了吧”几个街头的泼皮,在皇榜前怒骂说道。

“什么话你看病不得给钱啊不愿给钱可以不种痘啊,又没有人逼你,到时被传染虏疮可不要后悔”落魄秀才大义凛然的对着泼皮骂上两句,然后转身回家,准备种痘了。

十陌的费用,对于繁荣的大宋,富裕的汴京百姓来说,根本不是什么问题,皇榜张贴出来之后,短短时间内,带着钱的汴京百姓,开始朝开封府和太常寺蜂拥而至,准备种痘,远离虏疮的威胁。

开封府和太常寺门前宽阔之地,数百张桌子一列排开,桌子的后面,一身洁白大褂的太医局三百局生,正忙碌的查看手边的工具,桌子上,赵磊让工部打造的三百滴管,已经分发到三百局生的手中,初此之外,低度酒精制作的消毒水,明亮放光的精细手术刀,也摆在桌子上。

赵磊手中只有十二只针筒,来源于药品中赠送的医疗箱,但是这么少的针筒很明显不能满足三百局生的需要,所以赵磊只能将最原始的方法交给那些局生,就是用手术刀划开小小的伤口,然后将滴管中的牛痘苗滴入伤口中,让种痘者感染痘苗。

宽阔的场地,被红色丝带圈了起来,正中一杆大旗,大旗上面“防疫寺种痘处”六个黑色的大字迎风飘扬。

红色丝带的外面,上千禁军士兵,正在维持秩序,因为这里已经被上万拖家带口的汴京百姓团团围了起来。

红色丝带正中,一个五米宽的过道前,收钱发牌的开封府师爷,不停的忙碌着,他不停接过百姓递过来的钱币,然后从身边的大箱中拿出一个字牌交给他们。

拿着字牌的百姓,带着家中妻女,来到宽阔场地的中央,被太医局局生割一刀以后,欢天喜地的离开了。

汴京皇城中,开封府前的一幕在这里同样上演着,不过他们比较高级一点,是由赵磊带着太医局的几位官员亲自动手,而种痘的对象,也变成汴京的文武百官和他们的家人,最重要的是,这里是朝廷的福利种痘处,是不用交钱的。

种痘这种事情,经过太医局神医们的学习,都已经轻车熟路,根本无须赵磊亲自动手,所以赵磊象征性的给几位朝廷重臣如几位王爷,五位执宰还有拿稀少的三品以上官员种痘结束以后,就返回殿堂荫凉之地,休息并注视着种痘的场地。

命运还真是奇妙,三年前还在二十一世纪混,现在却已经来到北宋,而且还混的风声水气,不但成为汴京官场的红人,而且还三妻四妾,左拥右抱,正二品的太子太师啊如果岚儿知道了,肯定会为我自豪的,再过一年就到三年之期,到时岚儿就可以来汴京和我团圆了,不知道岚儿现在怎么样,胖还是瘦了,为什么北宋没有电话呢赵磊看着殿外因为他才能忙碌起来的人群,心中激动的想到。

“想什么呢三石”王素的声音在赵磊的身后响起,整个汴京城中,除了王素和潘楼四魁首之外,还真找不到再喊他三石的人了。

“没事,不过突然有些感慨罢了,今天没有早朝,仲仪兄的家人已经提前种痘,仲仪兄还来皇城干什么啊”赵磊头也不回,仿佛自语的问道。

“没办法,天生劳碌命,下面的人又有麻烦了,家父一个学生,在两浙路任台州刺史,被御使台那两个愣头青给盯上了,现在报信来我这里求救,我刚才去御使台探探风声,路过这里,过来看看”王素苦笑回答说道。

听到王素的话,赵磊也苦笑起来,王素口中的愣头青,就是刚刚进入御使台的赵拚和包拯两人,这两人现在是汴京名声最响的红人,比起赵磊的风头还要劲上三分,毕竟他们刚刚参倒宗室的一位王爷,而且有名的疾恶如仇、铁面无私,现在汴京的文武见到这两人都绕道走,就是赵磊,也怕这两人心情不好找上他,所以听到这两人的名字,都有些胆颤心惊。

台州刺史,这可不是小官,北宋中央政权除了三省六部百司之外,下面总共有三级行政机构,第一级就是诸府,相当于后世的省,最高行政长官就是知府,正三品封疆大吏,北宋共分十一府,分别是开封、河南、应天、大名、江陵、兴元、真定、江宁、京兆、凤翔、河中;然后是一百三十二个州,行政长官是刺史,正五品官员;最后一级就是县,最高行政长官是知县,正七品官员。

而北宋军方除了中央枢密院之外,下面也分两级,一是节度使,五品官衔,二是防御使,七品官衔。

“他们两个不是刚刚参倒一位侵吞粮饷,差点造成士卒叛乱的防御使吗怎么现在又瞄向台州刺史了啊”赵磊惊讶的说道。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