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93章 人皮纸的公告(1 / 2)

加入书签

仙台这座城市失联了多日。

中央的幕府将军意识到了不对劲,立刻派人查看。

很快,查看的人也失去了消息。

这样的结果只有一个可能“仙台已经沦陷”。

德川秀忠立刻派秋田实季,南部利直,户泽政盛,上杉景胜等大名出兵镇压。

不过德川秀忠并没有亲自出兵,依旧坐镇江户,掌控全局。

对于德川秀忠的调派,手下的大名暗流涌动。

自德川家康死后他们便有些不安分了。

都是战国活下的人,心思都与伊达政宗类似。

但同样的他们自身也与伊达政宗类似。

目光实在是短浅,能力也不强,非是能统一天下之人。

对于北部势力来说,对方能打败伊达政宗,实力定然不凡,谁也不想当出头鸟。

在这这心思之下,集结兵力的时间被拖长,这给了大秦机会。

耗时12天,在将伊达政宗的领地拿下之后,韩信集结兵力攻打最上义光。

蒙田与陈武拖延北下的援兵。

王翦带队与南下的上杉景胜对峙。

最上义光的实力并不强,韩信,刘邦两人5天之后拿下了最上义光。

自此北部7个大名与中原南部隔离,宛如一个独立的国家。

7个大名很快就意识到了事情的不妙,他们已经被包围了,无法再得到幕府的支援。

他们慌乱了起来,开始集结兵力,想要突出重围。

北部大名凑出29万的兵力,而蒙恬的兵力则是33万,双方实力根本不对等。

蒙恬采取的战略也并非强攻,而是将北部势力困在北部,与幕府势力断开联系。

他与匈奴对战了多年,自然很懂防御。

同样的蒙恬也在匈奴的身上学习了许多。

蒙恬时不时派兵骚扰对方,阻止北部势力安稳发育。

韩信在解决最上义光之后,立刻将矛头直指上杉景胜。

但同时德川忠秀也已经派兵增援。

增援被上杉景胜派往前线城池与大秦对峙。

韩信召开关于征伐上杉景胜的会议。

长方形的木桌上留着一张日本的地图。

通过现代的书籍,韩信找到了日本对应时间的历史。

“上杉景胜是丰臣秀吉时期的“五大老”,辅佐幼主秀赖,参与关原之战。”

“关原之战战败,领地遭遇削减,如今时日无多,只想安度晚年。”

韩信对上杉景胜进行概括,随后又说道:“但这只是表面。”

“上杉景胜的策略是‘存续优先于荣誉’,选择了臣服于德川家康,但他背后是隐忍与不甘。”

“米泽藩在江户初期保持低调,却暗中积蓄实力,如强化农业、整顿军备,显示他‘并未放弃家族复兴的希望’。”

“他与德川有着极强的矛盾。德川家康要求上杉家频繁参与土木工程,消耗其财力,上杉景胜只能被动服从,这种屈辱无疑加深了他的不甘……”

各个武将发表自己的意见,提供自己的办法。

最后再由韩信总结。

“总的来讲,他更倾向于保全家族,非意气用事在于利益。我们要利用他们之间的矛盾,他的性格,减少对大秦的消耗。”

“诸位,我们的目标是让他臣服于大秦,最低要求是与我们签订合约。”韩信做出了一个抹脖子的动作,“之后再将他咔嚓掉。”

“彩!”

半日之后,王翦与周勃的74个团来到上杉景胜的领地之内。

大军并没有攻伐城池,利用青铜门的暴兵能力,大秦的大军直接来到了米泽城之外,兵临城下。

风烛残年的上杉景胜拄着拐杖从米泽城中走出,旁边站着的是他的子嗣上杉定胜。

“没有一点消息?他们是怎么来到这里的?”

上杉景胜手上攥着一张纸,这张纸很是沉重,只要东瀛人看了就会血脉喷张。

由东瀛人打造的人皮纸,上面是大秦书写的督促他投降的公告。

像这种公告大秦向上杉景胜的领地发了1万多张。

上杉景胜的身前有着不少近些日集结的士兵。

这些士兵组成一条战线与大秦的士兵对峙。

瓶境巅峰的上杉景胜看着对面的大军,他心中暗叹一口气,已经知道了对方想要干什么。

陈武驱使黑色的骏马来到了他们的面前。

士兵组成的战线将他挡在了外面。

“让我出去。”上杉景胜对着上杉定胜说道。

“主君大人,我陪你一起。”

上杉景胜瞪了他一眼,“不能。”

上杉定胜在这种威严之下有些哆嗦,但还是说道:“父上,务必让我陪你一起,哪怕我会死。”

“唉。”上杉景胜叹气。

前方士兵组成的兵线露出一条道,上杉景胜与上杉定胜走出。

上杉景胜用日语说道:“见过,大秦殿。”

一道声音出现,两人注视而去。

之前被士兵挡住视线,这时他们才发现,陈武的黑马上绑着一个人。

这是一个东瀛人。

他被绑在马上有些痛苦。

他掌握了大秦语言,充当陈武的翻译。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