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二百一十一章:这就要去办!(1 / 2)

加入书签

一位身材魁梧的副将站起身来,他的铠甲在烛光下闪烁着寒光,指着地图说道。

“将军,我认为我们可以继续采用火枪和火炮相结合的战术。火枪兵在前,排成整齐的队列,进行密集的火力压制。”

“他们的齐射就像一阵钢铁风暴,能让印度军队在未接近我们之前就遭受重大损失。火炮在后方提供强大的支援,对他们的防御工事和集结部队进行猛烈轰击。”

“这样可以有效地打击印度军队的有生力量,为我们的步兵冲锋创造有利条件。”

另一位年轻的副将则提出了不同的看法,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灵动和自信:“此战术虽有效,但印度军队也有所防备。”

“他们可能会在我们进攻时,利用地形进行隐蔽和反击。我们可以尝试分兵多路,从不同方向进攻,让他们顾此失彼。”

“同时,利用我们的骑兵优势,进行迂回包抄,切断他们的后路,使他们陷入绝境。就像一张巨大的网,将他们紧紧困住。”

谋士们纷纷点头,对两位副将的建议表示认可。他们有的摸着下巴沉思,有的交头接耳小声讨论,营帐内一时间议论纷纷。

朱柏沉思片刻后说道:“这两个建议都不错,我们可以结合起来使用。但在此之前,我们需要更多关于印度的情报。”

“他们的兵力部署、防御工事、后勤补给等情况,我们都要了如指掌。只有知已知彼,才能百战不殆。”

沐春也说道:“对,情报是战争的关键。只有掌握了准确的情报,我们才能制定出更加有效的战术。”

“比如,如果我们知道他们的火炮位置,就可以提前进行针对性的打击;如果了解他们的后勤补给路线,就可以进行切断,让他们的军队陷入困境。”

这时,一位经验丰富的谋士站起身来,他的眼神中透露出沉稳和睿智:“将军,我们在印度国内安插了不少眼线。”

“这些眼线分布在印度的各个重要地区,他们就像我们的眼睛和耳朵,能为我们提供关键的情报。可以让他们获取更多的情报,为我们的全面进攻做好准备。”

朱柏和沐春对视了一眼,点了点头。

朱柏说道:“好,就这么办。你们现在就下去安排,让眼线们获取全面的印度战略现状,包括他们的军队调动、物资储备、重要将领的动向等。”

“这是一场关乎国家荣誉和边境安宁的战争,我们不能有丝毫的马虎。”

谋士们当即表示现在就下去安排。

他们匆匆走出营帐,脚步急促而坚定,仿佛肩负着重大的使命。他们来到营中专门负责与印度内眼线接头的人那里。

谋士们严肃地对负责接头的人说道:“现在情况紧急,我们需要你们启用最终计划。要全面了解印度的战略现状,这关系到我们此次全面进攻的成败。”

“你们要尽快与眼线们取得联系,传达将军们的要求,让他们不惜一切代价获取准确的情报。”

负责接头的人听后,神情变得更加凝重。

他挺直了腰板,眼神中透露出坚定的决心,点了点头,说道:“请放心,我们一定会完成任务。”

“我们会尽快与眼线们取得联系,传达将军们的要求。这些眼线都是经过严格训练和筛选的,他们忠诚可靠,有丰富的情报收集经验。我们会确保情报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谋士们又叮嘱道。

“此事至关重要,一定要确保情报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如果有任何困难,及时向我们汇报。在这个关键时刻,任何一点失误都可能导致整个战局的变化。”

负责接头的人再次点头,然后迅速离去。

在关口的营帐内,朱柏和沐春焦急地等待着情报的到来。他们不时地看着地图,思考着下一步的作战计划。

朱柏的手指在地图上轻轻滑动,眉头紧锁,仿佛在寻找着最佳的进攻路线。

朱柏说道:“希望眼线们能尽快带回准确的情报。我们的进攻计划能否成功,就全靠他们了。”

“每一份情报都可能影响到我们的决策,关系到无数士兵的生命和这场战争的胜负。”

沐春也说道:“是啊,时间紧迫,我们不能等太久。一旦情报到手,我们就要迅速做出决策,发动全面进攻。印度军队可能也在调整部署,我们必须抓住这个时机,先发制人。”

营帐外,士兵们在紧张地训练着,为即将到来的战斗做准备。

火枪的装填和射击声、火炮的调试声交织在一起,仿佛是一首激昂的战歌。

士兵们的脸上充满了坚毅和决心,他们知道这场战争的重要性,都在全力以赴地做好准备。

在印度国内,战火的阴影如乌云般笼罩着每一寸土地。

一些权贵们在目睹了大明军队的强大攻势和印度军队的节节败退之后,心中早已没了底气。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