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精确打击(2 / 2)
演习结束后,陈风向周博士表示,“但还有几个问题需要解决。首先是重量,系统看起来还是太笨重了,会影响士兵的长时间作战能力。”
“这是我们正在解决的问题,首长。”
周博士认真记录,“下一代系统将使用新型纳米材料,预计可以减轻40%的重量。”
“其次是能源问题。这套系统的续航时间是多久?”
“目前版本可以连续工作8小时。”
周博士回答,“我们正在研发新型石墨烯超级电容,理论上可以将续航时间延长到24小时以上。”
“很好。”
陈风点点头,“最后一个问题是系统的普及性。制造成本和技术复杂度如何?我们能否实现大规模装备?”
周博士略显犹豫:“目前的成本确实比较高,单套系统约50万元。但随着生产规模扩大和技术成熟,我们有信心在两年内将成本降低到15万元以下,实现特种部队全面装备。”
“制定一个五年计划,目标是让所有一线作战部队都能用上简化版的‘永夜’系统。”
陈风明确指示,“这将是我们在夜间和复杂环境作战中的关键优势。”
“明白,首长!”
演习结束后,陈风召集了参与测试的士兵代表,听取他们的第一手反馈。
“王强,作为特种部队的老兵,你对‘永夜’系统有什么看法?”
陈风直接问道。
特种兵王强敬了个军礼:“报告首长,这套系统彻底改变了我们的夜间作战能力。以前夜间行动我们总是小心翼翼,害怕踩到陷阱或者撞上埋伏。但有了‘永夜’系统,夜间行动几乎和白天一样自在。”
“有没有需要改进的地方?”
“有,首长。”
王强诚实地回答,“头盔还是有点重,长时间佩戴会导致颈部疲劳。另外,系统的电池放在背部,影响匍匐前进。如果能将电池分散到全身,会更加舒适。”
陈风点点头:“这些都是实用性建议,记录下来,纳入下一代系统的改进计划。”
收集完反馈后,陈风立即召开了一个小型战略会议,讨论“永夜”系统的实战部署计划。
“我认为‘永夜’系统应该首先装备西南边境的特种部队。”
参谋长建议道,“那里地形复杂,气候多变,正是系统发挥优势的地方。”
“同意。”
陈风点头,“除此之外,还要优先考虑东海前线的海军陆战队。夜间登陆作战是他们的重要任务,有了‘永夜’系统,作战效能将大幅提升。”
“首长,我有个担忧。”
情报部门负责人孙卫国提出,“一旦‘永夜’系统在实战中亮相,漂亮国等国必定会争相模仿。我们的技术优势可能很快就会被抹平。”
陈风思考片刻:“这是不可避免的。但‘永夜’系统的核心不在于概念,而在于集成度和算法优化。
这些需要长期积累,是短期内难以模仿的。
更何况,等他们模仿出类似系统时,我们的‘永夜-2’可能已经准备就绪了。”
“首长说得对。”
周博士附和道,“我们已经在规划下一代系统,将集成脑机接口技术,实现思想控制和增强现实,进一步扩展系统的功能。”
“很好。保持这种创新精神,永远领先对手一步,这是我们的技术战略。”
两周后,西南边境某地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