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566章 高考恢复(2 / 2)

加入书签

他觉得自己还年轻,根本不急着娶妻生子啊!

表哥、表姐比他大,都没有急着找对象,也没见舅舅舅妈催。

为什么只有他要承受他这个年纪本不该承受的压力?

他果断留书一封,连夜跑路了。

等宋家宝跟顾丽丽发现的时候,他早已经在前往A市的火车上了。

夫妻俩气了个仰倒,本想跟亲娘诉苦,结果被赵菊花劈头盖脸骂了一通。

催催催!

催啥催?

她一个从封建社会来的老太太都不急,他们这些新时代青年有什么好急的?

顾丽丽跟宋家宝两口子还能怎么办呢,一个劲儿点头哈腰表示自己知道错了。

赵菊花也跟着孩子们搬去了家属院,专门负责照料他们的一日三餐。

她也没指望孩子们个个出人头地,就是希望他们别累坏了身子。

生产队里。

村长也在林秀秀的建议下,特意临时组成了一个高考班。

专门空出一间教室,留给那些准备冲刺高考的队员跟知青们学习。

其他生产队里还有不少人家,不愿意自家的知青媳妇或女婿参加高考。

怕他们考出去了,就再也不回来了,直接抛妻(夫)弃子。

前进生产队却完全不同。

不仅不拦着他们参加高考,还鼓励他们的另一半一起参加高考。

能跟知青组成家庭的,又有几个是真的差劲儿的?

只有戏文里才会出现那种极度不相配的情况。

纯文盲跟文化人即使凑到一块儿,也是很难把日子真的过下去的。

真正的长久爱情,都是实力相当,志同道合的。

彼此都是优秀的人。

自然,面对高考这个大关,他们是可以选择共同进步的!

若是考上了,也不用担心养家,以及上学的问题。

只要是能够考上的,不论是本科还是专科,生产队都会奖励一笔钱。

这笔钱足够支付他们去往学校的路费,以及第一个月的生活基本开销。

等真正入了学,学校自是有补贴的,也用不着其他人再操心了。

而他们的亲人留在生产队,生产队也会给予一定的帮扶。

唯一的条件就是,待他们他日功成名就,别忘了回馈前进生产队的父老乡亲。

于是,前进生产队决定参与高考的人数,几乎是其他生产队的数倍。

村长却是一点也不担心。

没办法,谁让他们生产队有钱呢?

兜里有钱,心里不慌。

终于,经过几个月紧锣密鼓的复习,高考的日子逐渐逼近。

偏偏此时外头竟刮起了风,下起了鹅毛大雪!

为了能够让孩子们顺利参加高考,顾建东特意安排了部队的车子每天来回接送。

部队里准备参加高考的士兵子女也不少。

在租房住与车接车送之间,他们还是选择了车接车送。

临时租房是方便,可万一孩子认床,影响休息,从而影响了高考正常发挥,反而是前功尽弃了!

当一切准备就绪,高考也悄然来临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