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22章 长恨歌,此恨绵绵无绝期(1 / 2)

加入书签

他真的是气坏了,就他和杨贵妃这点破事。

李白写完杜甫写,然后杜牧还写,没想到这白居易也写!

你们这是要造反啊?!

“嘶!”

“这诗……”

“吾等小瞧了白居易啊!”

李白倒吸一口凉气,看着天幕中那密密麻麻的诗句,心中震惊不已。

他甚至觉得白居易的这首《长恨歌》,已经完全超越了自已那三首《清平调》!

若论?思想深度,“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这样的诗句,在白居易这篇宏伟巨作面前,也显得艳俗起来。

“竟是这样的一首诗!”

“全诗看似歌颂杨贵妃的爱情,其实是在讽刺唐玄宗的荒唐与警示世人!”

“全诗采用七言歌行体,四句一转韵,节奏如泣如诉,故事跌宕起伏。”

“吾以为,此乃叙事诗巅峰之作!”

杜甫抬头看着天幕,露出惊艳的目光,啧啧称奇地说道。

难怪天幕说白居易是唐诗的集大成者!

就单看《卖炭翁》和《长恨歌》这两首诗,杜甫就认可白居易这个地位!

唐诗第三人,仅次李杜!

“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

“又是李隆基这个兔崽子!”

唐太宗李世民恨得牙痒痒,怒声说道。

好好的盛世大唐,被李隆基几个骚操作直接搞到差点亡国!

后来虽然没灭国,但也是江河日下,不复往昔之盛唐局面。

怪不得中唐之后的诗人,都爱写诗骂杨贵妃和唐玄宗,这是恨之深爱之切啊!

大唐在李隆基手中走向巅峰,开元盛世万国来朝。

大唐也在李隆基手中走向落寞,江河日下不复往昔。

“等天幕播放完,朕还要再骂李隆基!”

唐太宗李世民深吸一口气,压制住暴怒的心情,沉声说道。

“禀报陛下!魏王已到!”

就在这时,李世民的耳边传来侍卫的通报声。

“让那个孽子给朕滚过来!”

听到是李泰来了,李世民原本压制住的怒火瞬间爆发而出,怒声说道。

得,某个胖子又要倒霉了!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这白居易还真是会夸人!”

天幕下,杨玉环看到这里,双眸异彩连连,很是开心地说道。

嗯,和李白那句“云想衣裳花想容”一样让人喜欢。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虞姬美眸含泪地望着死战不退的项羽,口中喃喃自语地反复念着这句诗。

她已经决定了,若是今日霸王陨落在这里垓下,她就随之殉情而死!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司马懿,我死也不会放过你!”

张春华冷冷地看着天幕,心中全是对司马懿的恨意。

随着司马懿对她的态度改变,她对司马懿也开始化爱为恨,并且恨之透骨。

她巴不得那个老东西早点死,可是对方比乌龟王八蛋还能活!

【对于《长恨歌》这首诗,后世之人评价各不相同。】

【白居易自称“一篇长恨有风情”,和他同时代的陈鸿,作《长恨歌传》以史笔注解,肯定其“惩劝”之旨。】

【清朝赵翼赞其“有声有情,可歌可泣”】

【鲁迅称《长恨歌》为“唐代的史诗”,陈寅恪认为其开创了“中国文学中历史与想象结合的新范式”。】

【宋代理学家斥其“美化悖伦之恋”,认为对玄宗的同情削弱了政治批判力度。】

【明代王世贞批评仙山寻魂的情节“近于传奇,失诗家敦厚之体”】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