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656章 咎由自取(1 / 2)

加入书签

慈宁宫

礼部的一众衙役便神色肃穆却又略显匆忙地踏入了慈宁宫。

他们身着统一的藏青色官服,脚步沉重,每一步都似踏在这宫闱的寂静之上,发出沉闷的回响。

他们接到了,皇上那不容置疑的旨意,要将太后的棺材径直抬出,而且一切从简,不得有任何繁文缛节。

那具承载着太后遗体的棺木,乌沉沉地摆在殿中,原本应有的华丽装饰与肃穆氛围荡然无存。

没有僧道诵经超度的梵音袅袅,没有亲眷悲恸哭灵的哀声阵阵,甚至连片象征哀悼的白绫都未曾悬挂。

至于陪葬品,更是一样也无,那空荡荡的棺内,只有太后冰冷的身躯,仿若在无声地诉说着这突如其来的凄凉。

抬棺的衙役们双手紧握棺木的杠子,微微颤抖,他们心中暗自咂舌,如此寒酸的皇家葬礼,实在是闻所未闻。

送行的队伍稀稀拉拉,只有晴儿和慈宁宫几个宫女。

她们身着素白的孝服,在这空旷寂寥的宫道上显得格外单薄。

晴儿身姿纤细,面容憔悴,眼眶红肿,显然是哭了许久。

她莲步轻移,每一步都似有千钧重,跟在棺木之后,心中五味杂陈。

她深知太后生前的种种作为,虽震惊、痛心,却并不怨皇上。

在她看来,这一切皆是太后自己亲手种下的因,如今也只能默默承受这苦涩的果。

一路无言,众人就这般默默地将棺木抬到了皇陵。

晴儿站在墓前,望着那缓缓落入墓穴的棺木,泪水再次夺眶而出。

无论太后对别人如何,可养育之恩终究难以磨灭。

她轻轻咬了咬下唇,在心中默默发誓,一定要送太后最后一程。

待回到慈宁宫后,晴儿的身影愈发显得孤寂落寞。

她独自走进太后的寝宫,屋内还残留着淡淡的檀香气息。

可物是人非,只觉满心凄凉。

她的目光落在书案上,那里静静躺着太后亲笔所书的那封求救信,信上的字迹依旧刚劲有力,可如今看来却满是欺骗与谎言。

晴儿轻轻拿起信,手指摩挲着纸面,犹豫了片刻,最终还是将它放在了烛火之上。

火苗瞬间蹿起,吞噬着信纸,那跳跃的火光映照着晴儿满是泪痕的脸庞,仿若在焚烧着过去的恩恩怨怨。

她环顾这诺大的慈宁宫,雕梁画栋依旧,只是往日的热闹喧嚣不复存在。

空旷的大殿里,偶尔传来风拂过窗棂的簌簌声,更衬得寂静无比。

晴儿缓缓走到窗前,倚着窗棂,望着窗外那一方小小的天空,泪水无声地流淌。

从今往后,这深宫里,她便只剩下孤身一人了,曾经的依靠已化作黄土,未来的路该如何走下去。

她的心中一片迷茫,唯有那无尽的悲伤,如潮水般将她淹没,肆意流淌在这空荡荡的慈宁宫之中。

东暖阁内

乾隆身着一袭明黄色龙袍,袍角随意地散开。

他身前的御案上堆积如山的奏折,此刻仿佛也被这温情的气氛所感染,少了几分平日里的冷峻威严。

他手中正执着一份奏折,微微低头翻阅着,偶尔提笔批注几句。

龙袍的袖口轻轻滑落,露出一小截手腕。

她如一只乖巧的小猫般,轻轻依偎在乾隆的身旁,手中拿着一个精美的画本子,上面绘着些花鸟鱼虫,栩栩如生。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