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26章 “舌抵上腭”的神奇效果(2 / 2)

加入书签

舌根处有两穴,左为金津穴,右为玉液穴。舌抵上腭时津液会迅速生长,口中的津液满时,要吞下。在吞咽口水时舌尖要用力顶在上腭之上,颈部的韧带、肌肉要用力绷紧,同时把胸部、腹部的肌肉绷紧、收缩,收缩关元穴与前阴等肌肉,一直收缩到睾丸。前阴要回抽,同时用意识把这口津液送到睾丸里,这才是完整的吞下津液。此津液最易生成阳精(精足则气足,气足神必旺)。

如果不知此诀,只知舌抵上腭,津液吞下即入胃里,不起作用。津液(就是口水,在修炼中出现的口水叫琼浆玉液)是练功的重要原料。把口水吞下时一定要用意识导引,路经胸腺到肾上腺,一直到前列腺入睾丸(女性入子宫与卵巢内)。吞口水时,是气与意识在润泽各腺体,这些腺体受到润泽与刺激后,他们会快速分泌激素,促进精液的生成。

睾丸的运动非常重要,人的精力旺盛与否,与睾丸有关系。睾丸生产的激素如果能返回肾上腺,由肾上腺还精补脑后,人的精力就旺盛,能力非凡。所谓的还精补脑不是把精液返还,而是把睾丸之气回归入肾上腺,由肾上腺与肾脏的温煦气化后,上行入垂体,散入大脑内的各经络等(这是自然形成的,千万不要用意)。这种能量一旦上升进入大脑,你就会聪明健康,精力充沛。

在生活中经常把舌抵在上腭处,平时有口水时要把口水吞下,吞口水时舌不能离开上腭。古人有句话讲“口开神气散,舌张是非生”这句话的奥妙就在这里。只有舌抵在上腭处,才是人们说的24小时都在练功。晚上睡觉时舌头也顶在上腭处就是24小时练功。所谓静功中的入静祛除杂念,就是在等口水、等消息。是为了给睾丸输送能量。

我们每次练功完毕都在静养等消息,然后才收功。只有通过后天的训练、才能等消息。在静养中有很多种消息出现,此时的静一定要细心体会呼吸,只有细心的体会呼吸,才能感受到消息的来临。

在等消息吞津液中一定要把面部神经放松,嘴角一定要展开,呈似笑非笑状态,要把自己修炼的非常祥和。要把面部表情修炼的很美才行。过去,人们把“道士”称为牛鼻子老道,因为道士的面部表情非常严肃,其原因就是不注意面部的修炼。我们要修成面部美丽、祥和,心地善良,叫人看到可亲可爱才行。我们不但要心理美,还要面部美,更要健康长寿。

舌抵上腭:小动作也能滋补脾肾

在中医里,有种功法叫“吞津练精养生法”。早在唐代,伟大的医学家孙思邈就对此法进行过概括。明代龚居中对“吞津练精养生法”也有新的见解,他指出,“津即咽下,在心化血,在肝明目,在脾养神,在肺助气,在肾生津,自然百骸调畅,诸病不生。”中医认为,津液主要有滋润、濡养的作用。吞食自己分泌的津液,有滋补脾胃“后天之本”,以固护肾之“先天之本”的功效。

现代医学研究也证明,唾液中90%是水,此外,还含有球蛋白、黏液蛋白、氨基酸、淀粉酶、溶菌酶和各种免疫球蛋白等。一次吞入一定量较洁净的唾液,能够起到促进消化的作用。

具体做法为,每日晨起,微闭口唇,舌抵上腭,当嘴里的唾液增加到一定量时,随意念将其缓慢吞下,反复3—4次。长期坚持,必有益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