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61章 牺牲元宝大队(2 / 2)

加入书签

妇女们则拉着老人小孩开始收拾东西,往知青点那边的大瓦房撤退,村北地势高,实在不行还可以往山上撤。

张同富带着赵玉贵和三个生产小队的小队长已经上堤坝。

迅速上涨的盘龙河河水让他们感到背脊一阵发凉。

铅灰色的云层似乎就压在人们的头顶上,细密的雨珠砸得人脸生疼,密密麻麻的人流在向河堤汇聚而来。

其它公社的、县里的干部群众都在不停地赶来,已经出现了一些口子的堤坝上聚满了抢险的人。

盘龙公社负责北岸,张西公社负责南岸,下游的公社也全部动员了起来,盘龙河两岸响起了滔滔不绝的号子声,战天斗地地豪情在这一刻爆发了出来。

数以万计的人在长长的河堤上排成上百列,将装满砂石、泥土的麻袋不断地往坝上转运,用来填补缺口、垒高坝体。

人人都被雨淋得像落汤鸡,但是没有一个人退缩,直到精疲力尽才被新赶来的人替换下去。

河堤的下方,一个个草棚子被迅速地搭建起来,把老人孩子们安顿好的女人们也赶了过来。

公社的妇女干部带着女人们架起锅,熬起了姜汤,淋完雨不驱驱寒,很可能立马就病倒。

赵玉贵是被人硬拽下堤坝的,他已经从上午十点连轴干到了下午一点。

在坝下的草棚里,灌了一大碗姜汤下去,他才觉得又活了过来。

拽他下来的是县委书记赵登秋,“玉贵同志,你在这休息一会,我们等一下市里的汪书记。”

汪丙炎顺着堤坝已经走了好几里地,随着水位的继续上涨,虽然堤坝也在不断加高,但是出现管涌的地方也越来越多了。

要想把管涌彻底堵住,必须下水从水下把漏水点堵死,很危险,同时也说明维持堤坝安全的难度越来越高。

已经到达元宝山水库的专家组传来的消息有好也有坏。

经过现场测量、计算和分析,只要将水库的水排放掉三分之一,大坝因为坝基问题而发生垮塌的风险就会直接降低百分之五十,随着降雨停止,修复坝基的工程便可以立即开始。

但是,目前盘龙河的水位已经接近上限,这水库里三分之一的水,一旦冲下来,理论上按现在河水的流量计算,堤坝必须全部加高一米以上。

一方面时间上来不及,水坝一分钟不泄压,就多一分钟的风险。

另一方面,整条盘龙河要加高一米的堤坝,短时间来说办不到。

而另一组专家,在勘察了元宝大队的地形后,经过计算容量,如果在选定的堤坝处,炸开一个五米的口子,只需要2000亩的洼地,就可以起到泄洪蓄洪的作用。

这样除了元宝大队损失2000亩刚种下去的庄稼,也不会影响到现在村庄的房屋。

应该说,这已经是最佳方案了,危害和损失都被降到了最低。

汪丙炎也意识到不能再拖,堤坝无法承受被继续抬高的压力,而水库大坝也没有时间继续等待。

“玉贵同志啊,这一次必须要你们元宝大队作出牺牲了!”

汪丙炎紧紧握着赵玉贵的手,把事情的来龙去脉简单地说了一遍。

赵玉贵要说不心疼是假的,两千亩地啊,大队所有人辛辛苦苦一个月伺弄出来的庄稼说没就没了,而且等水退以后,今年一年可就荒了。

但是跟大局一比,这又算得了什么?

“汪书记,赵书记,啥也不说了!”

赵玉贵眼一瞪,脚一跺,抹了一把眼泪。

“炸!”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