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6章 办学理念推广(2 / 2)
在筹集资金的同时,杨玉环还安排官员们前往各地,进行义学的选址和筹备工作。在一个小镇上,官员们经过仔细考察,选定了一处宽敞的空地,准备在此兴建义学。然而,在筹备过程中,却遇到了一些阻力。当地的一些地主认为,义学的兴建会占用他们的土地资源,影响他们的利益,于是便联合起来反对。
负责筹备的官员无奈之下,只好将此事上报给杨玉环。杨玉环得知后,亲自前往该小镇。她召集了当地的地主们,耐心地与他们沟通。“诸位,我理解大家的担忧。但这义学的兴办,是为了造福当地的百姓,为孩子们提供教育机会。日后,这些孩子学有所成,也能为我们小镇的发展做出贡献。而且,我们会按照合理的价格,购买所需的土地,不会让大家吃亏。”
在杨玉环的耐心劝说下,地主们的态度逐渐缓和。最终,他们同意了义学的兴建。
随着各地筹备工作的推进,一所所义学陆续开始兴建。与此同时,杨玉环也没有忘记鼓励民间开办各类职业学堂。她命人在长安及各地张贴告示,宣传职业学堂的重要性和好处。“木工、铁匠、纺织等技艺,皆是我大唐的宝贵财富。开办职业学堂,能让更多人掌握这些实用技能,不仅能为自己谋得生计,还能为社会创造价值。”
告示一出,引起了许多人的关注。一些有技艺的工匠们纷纷响应,开始筹备开办职业学堂。在长安的一条小巷里,一位老木工决定开办一所木工学堂。他找到杨玉环,说道:“娘娘,我听闻您鼓励开办职业学堂,我做了一辈子木工,想把这手艺传下去。可我不懂办学的流程,还望娘娘指点。”
杨玉环微笑着说:“老师傅,您有此心意,实在难得。办学流程方面,首先要确定学堂的场地,要宽敞明亮,方便教学和学生实践。然后,要制定教学计划,从基础的木工工具使用、木材识别,到复杂的木工工艺,都要详细规划。同时,还要招募学生,可在当地张贴招生告示,吸引那些对木工感兴趣的年轻人。”
老木工听后,连连点头,说道:“多谢娘娘指点,我这就去筹备。”
然而,在职业学堂的开办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问题。比如,一些家长认为,让孩子去学习手艺,不如读书考取功名有前途,所以不太愿意让孩子报名。还有一些职业学堂,由于缺乏资金和教学设备,办学条件十分简陋。
针对这些问题,杨玉环又开始了新一轮的努力。她组织了一些宣传活动,邀请那些学成技艺后生活改善的工匠们,向大家讲述自己的经历,让家长们看到学习技艺的好处。同时,她也积极协调,为职业学堂争取更多的资金支持,帮助他们改善办学条件。
在杨玉环的不懈努力下,义学和职业学堂的兴办工作逐渐走上正轨。一所所义学在各地建成,寒门子弟们走进了宽敞明亮的教室,开始了他们的学习之旅。各类职业学堂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培养出了一批又一批掌握实用技能的人才。
看着自己的办学理念逐渐变为现实,杨玉环心中充满了欣慰。她知道,这仅仅是一个开始,未来还有更多的工作要做,但她坚信,只要坚持不懈,一定能让大唐的民间教育迎来更加繁荣的景象,为国家的发展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人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