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41章 热度高涨,但仍不是首选(2 / 2)

加入书签

一上来就拉来了徐建国做校长。

这在成立初期,给他们带来想象不到的口碑。

而这些都是徐建国带来的。

徐老这大半辈子,就做了两所学校的校长,还都是国内顶尖的高校。

在任这些年,更是培养了无数的学生。

就像外界对他的评价,自己虽然不是院士,但是却培养了无数的院士。

最重要的是,关于院士的评选,是他自己主动放弃的。

用他的话说,一个人要做某件事,就不能分心,要在这件事上沉下心来,才能更加的专注。

这一波的格局,可以说是相当的大了。

而正是因为这样,却给这个刚成立的大学,带了坚实口碑。

后续华耀大学又宣布了自主招生考试,独特的考试方式,同样引发了无数的讨论。

现在又在高考前一个月,下发了录取通知书。

这一连串下来,好像这段时间华耀大学的消息,无处不在。

而对于大众这次的热议,华耀大学方面依然没有任何的回应。

确实,这波舆论为华耀大学带来了无数的热度。

但陈卓一直知道,在教育这件事上,光靠热度是不可能持久的,主要还是要看学生的质量。

他们能在刚成立的时候,网罗了一批怪才,已经是很意外了。

确实在大众眼里,这些拿到通知书的都是怪才。

大部分人在看待这方面问题的时候,主要看的还是学习成绩。

所以华耀的这一波操作,在许多人的眼里,还是比较异类。

时间过的很快,高考如期而至。

而陈卓和徐建国对于接下来的招生录取工作,也进行了一番探讨。

因为是第一年招生,最终将录取人数定在了两千人左右。

这个人数不算多,也不算少。

之前通过自主招生考试的人数,已经接近一半的人数,剩下的就要看高考结束后的报考情况了。

陈卓对于这一届学生的要求也很直接,宁缺毋滥!

所以他们将录取分数线定的比预想的要高一些。

说实话,在高考结束,报考志愿的时候。

华耀根本不在大部分学生的选择之中。

当然这也是很正常的一件事!

别看华耀大学最近在网上的热度不低,但仍然不是大部分学生的首选。

就算是出现在了志愿名单上,可能也只起到了一个保底的作用。

因为大部分人觉得,华耀大学第一年肯定是会扩招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