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20章 各方评价(2 / 2)

加入书签

音乐声响起。

刹那间,舒缓的钢琴前奏如同一股轻柔的微风,悠悠地拂过李三穆的心田。

“前奏不错,编曲虽然简单,但是节奏让人听着很舒服”。他轻轻抿着嘴唇,微微点头,在心里默默点评。

紧接着,娴子空灵又略带一丝温暖的歌声响起。

“阴天 傍晚 车窗外”

“未来有一个人在等待”

“向左向右向前看”

“爱要拐几个弯才来”

李三穆闭着眼睛,跟着音乐的节奏,手指在桌面上轻轻点着:“歌词写的真不错,很有画面感。短短几个字,就勾勒出期待与未知的感觉。不亏是李信作词。”

“我往前飞 飞过一片时间海”

“我们也曾在爱情里受伤害”

“我看着路 梦的入口有点窄”

“我遇见你是最美丽的意外”

李三穆的眼睛瞬间亮了起来,眼中满是惊艳与赞叹:“这简直是神来之笔!李信的词曲让这首歌有了生命,娴子的嗓音将这首歌的灵魂完美诠释。”

这首歌为什么不是主打歌呢?以这首歌的质量,完全能作为主打歌来使用啊。

他坚信,就凭这首《遇见》,娴子的这张专辑注定不凡。

他又点开了主打歌《遗失的美好》

听完后久久不能平静。

好吧,他承认,可能这张专辑的歌曲,排名不分先后。

因为每首歌都很不错!真的很不错!

听完娴子的专辑,李三穆已经断定,吴雯不会超过她了。

不过买都买了,还是听听看吧,也许会有一些意外之喜。

这次他从吴雯的主打歌《byte - et》听起。

50秒后,还没进入正题.....

一直是光怪陆离的前奏。

他低下头看了看,“歌曲总共3分50秒,前1分钟都是前奏?”

这不是糊弄人吗?!

又听了10多秒的前奏,吴雯终于开嗓。

李三穆只听了一半,就关掉了音乐。

听不下去。

电子音乐什么时候是这种风格了?

为了一会公平公正的写评论,忍了忍,他还是点开继续听。

李三穆全程面无表情的听完了吴雯的专辑。

他们管这叫高级?

原谅他真的看不懂了。

李三穆也在自己的社交平台上发布言论,“吴雯这张专辑,乍一听,

电子音效的堆砌确实能在瞬间抓住耳朵。

节奏强劲,旋律也够洗脑。

可多听几遍就会发现,这不过是一场华丽的听觉空壳。

从歌曲内涵来讲,歌词空洞无物,像是把流行热词随意拼凑,丝毫没有深度。

在演唱上,又过于炫技。转音很好,整首歌的情感表达十分平淡。

这张专辑看似紧跟潮流,实则只是对当下流行音乐的生硬模仿,毫无创新可言,耐听度极低。

如果这是吴雯的诚意之作,那我真的要为她感到悲哀了。

相比之下,娴子的这张专辑宛如一股清泉,在浮躁的乐坛中独树一帜。

从第一首歌开始,就能感受到她对音乐的赤诚之心。

歌曲风格多元,融合了民谣、摇滚与古典元素,每一首歌的歌词都细腻且富有诗意,让人共鸣。

娴子的演唱技巧更是可圈可点,她的声线灵动,情感表达又收放自如。

不管是快歌还是慢歌,都能精准地传达出歌曲的灵魂。

唯一不足的是,V制作似乎是太仓促了,有点配不上音乐本身。

不过,这张专辑的质量,确实让我惊艳。

李信的才华,也同样让我感佩服。

无疑是今年乐坛不可多得的佳作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