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44章 又一份奏折(2 / 2)

加入书签

这话里话外的意思,怎么有点为他们求情的感觉?

“你的意思是,这些咱不该杀?”

马世龙摇头表示朱元璋想错了。

这些人就算朱元璋全杀了,牵连三族九族,一千变一万,他都不会皱那么一下眉头!

全都罪有应得!

他真正担心,并不是这个,也和这个不沾边。

“陛下您有没有想过,大明开国不过九年,为何会滋生出如此之多的贪官污吏,徇私枉法之人?”

这个问题倒是问住了朱元璋。

倒不是他回答不上来,而是这个问题他没有办法回答。

大明虽是新朝,但因诸多问题,导致开国之时,只能继续任用大量元廷的官员,这样虽然暂时稳定了天下。

但也继承了元廷种种弊病。

可以比喻成一个,刚出生但又垂垂老矣的新生儿。

老朱也想过改变这种现状,可是却苦于没有合适的办法,一直到现在问题依然存在。

这名单上的名字,遍布大明的大网,甚至就有可能是元廷留下来的弊端之一。

到了他们大明这里,依旧在运行。

当然其他还有很多的原因。

比如薪酬俸禄低微,各级官员相互勾结等等等等……

可这些答案,他朱元璋说不出口,而且还是在马世龙这个小犊子面前说出口。

马世龙也没有指望他说出来,只要他明白自己的意思就行。

拿起名单合上丢在地上,用脚踩住碾压,两个动作毫不费力,随手便可以做到。

“要杀这些人轻而易举,可是不从根子上把问题解决了,这样的人就跟韭菜一样,割了一波还会再生一波。”

“永远也割不干净!”

朱元璋又如何不清楚这个道理呢。

他恨贪官污吏,恨不法奸商,恨游手好闲的光棍无赖。

可是这些人,是根本不可能能够消除的完的,只能尽可能的将他们揪出来,用最严酷的刑法杀个干净。

震慑其他人。

让他们不敢再有这样的心思!

可是这样的办法,说实话很有用,但却不是什么良策。

财帛动人心,只要有足够的利益,别说是什么砍头抄家了,就算是让他们造反他们都敢!

朱元璋不就是这么过的吗。

“那你有什么办法?”

啪——

又是一份新的折子,从马世龙的怀里掏出递到了朱元璋面前。

这小犊子还真有办法!

朱元璋若有所思的看了一眼马世龙,立刻便拿起折子细细的看起里面的内容,不像刚才的那一份密密麻麻的全是字。

这一份一看就知道是马世龙写的。

字不仅丑,而且数量稀稀拉拉的还非常少。

从前到后全读完,也用不到一盏茶的时间,里外一共就两条的内容。

一是打通晋升通道,让吏员有晋升成为官的可能,这不是什么新鲜的事,先前空印案中的折子里,就写的有这个。

但是在这份折子里,马世龙加了一个新的东西。

皇家书院,经过考核,确定品行优良之吏员,或者民间良家子,都经由选取入学,为天子门生!

越是底层的人就越好收买,同时也最不好被收买。

天子门生,这四个字,等于多少银钱?

是面前的蝇头小利,还是未来位列朝堂的可能,换成是你你怎么选?

第二点,就让朱元璋有点难以接受了。

既然走私这么赚钱,而且这些人还不给朝廷交税,那为什么朝廷不把这些生意收回来,由朝廷自己来做。

还能开一条新的生财之路!

掘了这些人的根!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