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18章 永宁的天亮了(2 / 2)

加入书签

“小的不求大人宽恕,该是什么刑罚,杨森甘之如饴,请您不要波及草民的祖父和弟弟,

他们老的老,少的少,才是最禁不住折腾的人。”

世人信奉浪子回头金不换的故事,但是故事却总是到此就戛然而止。

那浪子之前就在安逸的生活中成为了浪子,受尽苦楚后回头,回去的还是之前的安逸生活,

他,真的不会再次成为浪子吗?

连钰重打了他三十大板,又罚他到百里外服三个月徭役,

至于杨森后续还能不能回来,回来后能怎么样,

这些就得看他的祖父和弟弟的想法了,连钰无从知晓。

她看着下方跪姿笔直的冷面少年,这曾是位有前途的少年。

郑玉成作为整个案子的最终受益者,他看似什么也没参与,但是却处处都能看到他的影子。

比如,他时不时在父母和舅舅面前感慨,既生玉成,何生罗青?

罗青拒不认罪的时候,苦恼的在杨森面前念叨,罗青如果一直不认罪,就没办法判刑。

又在李梁等一众跟班面前状似无意的说,就是因为罗青将他比下去了,他们的父母才会输了那么多银子……

要说可恶,没有什么人比这种人更可恶,兵不血刃,却能煽风点火,暗中引导局势。

若是这种聪明才智被用在了正面,倒也算是人才,

可郑玉成却偏偏将此种才智,用在了私心算计上。

连钰没办法重判他,但是她早就一封奏章呈了上去,

郑玉成的过往功名,便被皇帝金口玉言,一朝取缔,

且此生不再有机会参与科举,甚至令其一生禁锢永宁,不得出县。

同跪在堂上的郑家老小,反应比郑玉成还要大,

但是无论他们如何狡辩,如何请求,都已经没有作用了,

谁叫他们在一开始,就没有把聪慧的郑玉成,带到正确的道路上呢?

而最后被带上来的陶朱,在得知侄子的刑罚之后,满脸颓丧。

他知道侄子聪慧,所以对于侄子的前途,是抱了希望的,没想到经过一番运作,却得了这么个下场。

“大人,纵然玉成有错,但是凡事也有个法理呀,他实际上又根本就没有做什么……”

“陶县令,你利用官职,私自逼良民卖身为奴,还纵容恶人威胁邱老爹,

你做这事得时候,你的法理在哪里?

你与张家、李家勾结,一起算计罗青,事后又以银子互相封口,

保证此事绝不外传的时候,你的法理,在何处?

这么多年,永宁县的百姓被你欺压霸凌,让他们求助无门的时候,

你的法理,又在何方?”

连钰在上方连番的质问下,陶朱瞬时变得一脸茫然,眼睛似乎已经失去了转动的能力,

就那样无神的面对着连钰,毫无反应。

连钰惊堂木气愤的一拍,陶朱终于眨了一下眼睛,整个人直接瘫跪到了地上,

“连......连大人,您办下官,首辅大人,他知道吗?”

钟首辅?

连钰怔愣一瞬,钟首辅什么时候眼光这么差,安了个这么失败的暗桩在这里?

“下官是首辅大人举荐到这里做县令的呀。”

“......”

“首辅大人惜才,这么多年来举荐的官员不计其数,他们都心怀感激,在各地做出了优异的政绩,

你不知把握住这得之不易的机会,好好表现,报答首辅大人的抬爱,反而在这里作恶,

首辅大人若记起是他举荐的你,说不定会亲自过来办了你!”

举荐又不是庇护!

连钰被这陶朱奇异的思路给气笑了,这是想拿首辅大人压自己呢!

“陶县令,你不能对自己有利的时候,你就看拳头!

看事情对自己不利的时候,你就要讲法理呀!”

她端坐在上方,绯色的官服深深的刺激着陶县令的双眼,

但这抹红色,却是外面百姓期盼很久的火种,

他们在连钰将判令扔到地上,给陶朱定了罪的一瞬间,在衙门门口大声欢呼,

“太好了,这欺行霸市的县太爷终于倒了!”

“呜呜呜,我的孙女终于不用害怕,县太爷的儿子随意的骚扰了!”

“钦差大人真的是咱们永宁县的福星!”

所有犯人都被押了下去,该处刑处刑,该流放流放,该抄家抄家。

而陶朱,就是那个因为罪大恶极,摘了官帽后,唯一被抄家的罪犯。

百姓在县衙的后面围着,就看官兵从陶朱的宅子里,

一箱一箱的搬金银珠宝,一批一批的背丝绸绢布,一车一车的拉粮食珍贵草药,

不管这些东西来源是哪里,现在都已经属于国库了,官兵小心的打包落锁,贴上封条。

“本官会在此地逗留至明日,新的县太爷来接任前,你们有什么冤情,尽可以到客栈去寻本官。”

连钰在百姓面前说完,转身大踏步的往前方马车的方向走去。

她火红的身影,映着夕阳的金光,像一团旺盛的火焰,

将遮住永宁县青天的黑布,一下子点燃,烧尽。

永宁百姓热泪盈眶的看着前方,目送他们的钦差大人上车,远去。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