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96章 来到比丘国(2 / 2)

加入书签

此事不明,故敢动问。”

驿丞附耳低言道:

"圣僧休问!休问!

趁早安置,来朝好赶路程。"

三藏一把扯住驿丞,攥紧驿丞的袖子不松,定要问个清楚明白。

驿丞摇头摇手只叫:

“谨言!”

三藏一发不放,执死定要问个详细。

驿丞无奈,跺脚长叹,只得屏去闲杂人等,独在灯光之下,悄悄而言道:

“方才所言鹅笼蹊跷,实乃吾王无道丑行。

圣僧何苦刨根问底!”

三藏双掌合十,坚定请问道:

“何为无道?

必见教明白,我方得放心。”

驿丞以袖掩口,烛光摇曳好似魔影重重,说道:

“此国原是比丘国,近有民谣,改作小子城。

三年前,有一老人打扮做道人模样,携一小女子,年方一十六岁,其女形容娇俊,貌若观音,进贡与当今,陛下爱其色美,宠幸在宫,号为美后。”

三藏听到此处心中悚惊,不是他太胆小,而是他们师徒动不动就和观音打交道。

或许在这驿丞口中,观音只是美的代表,可谁知道,驿丞说的到底是美,还是真的和观音一样?

三藏小心求证道:

“真是和观音一样?”

驿丞正说得兴起,见三藏问得如此荒唐,嗔道:

“你这和尚,怎如此亵渎菩萨?

我等凡人怎知菩萨真容?

只是那女子极美,有殿内神像几分神似罢了。”

驿丞继续说道:

“陛下有了这美后,六宫粉黛无颜色,昼夜贪欢。

如今龙体如风中残烛,太医院束手无策。

那进女子的道人,受我主诰封,称为国丈。

国丈有海外秘方,甚能延寿,前者去十洲、三岛,采将药来,俱已完备。

但只是药引子利害:

单用着一千一百一十一个小儿的心肝,煎汤服药,服后有千年不老之功。

满城鹅笼皆药童,百姓惧怕王法,俱不敢啼哭,遂传播谣言,叫做小儿城。

这般伤天害理,岂非无道?

明日朝见切记谨言慎行!”

言毕抽身而退。

三藏闻言,沉默不语。

悟空上前叫道:

“师父,这国王这般无道,哪有一点儿国主气度,真乃妖魔也!

不若将其斗倒,选个有才能的上位。”

三藏脸上挣扎,为难道:

“国主得位并无不正,我等还是劝诫为好。

朝代更替此乃人间之事,我等怎可以仙神之力,干涉一国之兴衰?

因果孽障,谁人担得起?”

八戒笑道:

“师父,你咋还和凡人一样,这人族国度之兴衰不就是上面一句话的事?

你如今是金仙了,上面不会追究,还得看我们过这比丘国去取经为我们叫好哩;

又是为了这些小童性命、为这比丘国换个有道国主,于这比丘国而言也是大善事,只能说是功德,哪里来的孽障?

至于其他的,管他作甚?”

三藏这才醒悟,说道:

“八戒,就算是天庭,也不能干涉人间之事,天行有常,是谁定的规矩法度?

不是天,是神!

那这便是假的!

人的命运应该掌握在自己手里,不在国君,不在天神,不在天庭。

甚至也不在······”

三藏说着说着声音越发高昂,身上的修为不住涌动,心中的境界愈发清晰,佛光灿灿,似要突破瓶颈。

可在修为不断增长、大道逐渐清晰的愉悦之时,三藏似乎是想起之前在狮驼岭中天道忽现的眼状纹路,心中一凉,忽得止声。

但体内的变化仍在继续,三藏缓缓说道:

“确实如此,只不过我等还是明日上朝见过国君再说。

若能劝谏,使其从善,自然是最好。”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