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16章 绘画开课(2 / 2)

加入书签

“五官是人物神态的关键所在,尤其是眼睛,眼睛是心灵的窗户,通过它能传递出人物丰富的情感和性格特点 。”春琼的声音清晰而沉稳,在教室里回荡。不一会儿,两幅栩栩如生的画像便呈现在众人眼前,台下顿时响起一阵赞叹声。

这时,台下一位年轻的画师举手提问,“杨姑娘,在实际办案中,证人的描述往往模糊不清,如何根据这些模糊的信息画出准确的画像呢?”

春琼微微一笑,耐心解答,“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地引导证人回忆细节,同时,结合我们对不同人物特征的了解,去推测和补充缺失的信息。比如,从证人描述的身高、体型,我们可以大致推断出人物的骨骼结构,从而更好地把握画像的整体比例……”

春琼稍作停顿,目光扫过台下求知若渴的众人,接着道,“在询问证人时,提问的技巧也很重要。不要只问笼统的问题,要学会拆分细节。比如说,不要直接问‘他长什么样’,而是问‘他的眉毛是浓是淡,是粗还是细,眉形是上扬还是下垂’,这样得到的信息会更有价值。”

她拿起另一张纸铺开,拿起炭笔快速画了几道不同形状的眉毛,继续讲解,“上扬的眉毛可能给人一种英气、凌厉的感觉。而下垂的眉毛则容易让人觉得温和、憨厚。通过这些细微的特征,我们就能拼凑出更接近真实的人物形象。”

台下的画师们纷纷点头,有的还在本上飞速记录。这时,又有一位捕快站起身问道,“杨姑娘,要是证人情绪激动,没办法好好描述,这可咋办呢?”

春琼温和地笑了笑,道,“这种情况很常见,我们首先要做的是安抚证人的情绪,给他一些时间平静下来。等他情绪稳定后,再开始询问。也可以从一些简单的问题入手,比如‘他穿什么颜色的衣服’,先让证人进入回忆状态,再逐步深入到外貌特征的询问。而且,我们还可以结合案发现场的环境和其他线索来辅助画像。比如在盗窃案中,如果现场留下的脚印较大,那就说明嫌疑人很可能身材高大。”

正当春琼讲得投入时,教室的门被轻轻推开,大理寺卿陈大人和苏少卿一前一后走了进来。他们静静地站在课堂后面,听着春琼的讲解,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等春琼回答完问题,陈大人走上前,“杨姑娘的讲解深入浅出,让大家受益匪浅啊。绘画在办案中的作用不容小觑,希望各位都能认真学习,将杨姑娘传授的技巧运用到实际办案中。”

陈大人话音刚落,苏少卿紧接着笑着补充道,“是啊,日后碰上棘手的案子,这些绘画技巧说不定就是破案的关键突破口,大家可千万不能懈怠。” 众人齐声应和。

陈大人看向春琼,眼中满是赞许,“杨姑娘,接下来可有什么独特的教学安排?大伙都兴致高涨,盼着继续汲取更多知识呢。”

春琼欠身行礼,恭敬回应,“回大人,我本想着安排一场模拟画像演练。假设不同的案件场景,让大家根据我给出的模糊线索绘制嫌疑人画像,既能巩固所学,也能让大家提前适应办案时的情境。”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