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6章 自立之路(2 / 2)

加入书签

老姨在电话那头轻轻叹了口气,像是妥协又像是叮嘱:“唉,你这孩子,主意正得很。行吧,既然你铁了心,老姨也不多啰嗦了。我明天帮你联系联系工作?你这两天在家好好歇歇”

“嗯,老姨,我知道了,您也休息吧。” 石添挂了电话,重新坐回到床上,月光透过窗户洒在他身上,勾勒出他孤独却坚毅的轮廓。他望着窗外闪烁的霓虹,思绪飘远。他想到老姨平日里对他关怀备至,为了给他改善伙食,哪怕下班累得不行,还跑去菜市场挑最新鲜的菜;想到老姨总是默默在他身后支持他,当他学习遇到困难时,耐心地给他鼓励打气。他暗暗发誓,一定要在这座城市拼出个样儿来,以后也一定不让自己现在做的这个决定后悔,哪怕前路荆棘丛生,他也要一步一个脚印地蹚过去。

之后的日子里,石添仿佛陷入了一场看不到尽头的等待漩涡。每天清晨醒来,看着空荡荡的屋子,一种空前的寂寞感便如潮水般将他淹没。老姨去上班了,偌大的空间里只剩下他自己,安静得能听见时间流逝的声音。

无所事事的他,把电视柜抽屉里的碟片都翻了出来,一张一张地放进播放机,试图从光影世界里寻得一丝慰藉。那些曾经让他兴致勃勃的香港喜剧和警匪片,此刻却像是失去了魔力,他机械地看着画面闪烁,演员们说着台词,可思绪却早已飘远。常常看着看着,他便发起呆来,眼睛直勾勾地盯着播放的电影,眼神空洞而迷茫。

此时此刻,家乡的点点滴滴如同放电影般在他脑海中不断浮现。他想念妈妈,想念妈妈在厨房忙碌时那温暖的背影,想念妈妈夜里为他掖被角时轻柔的动作;他想念姥姥,想念姥姥坐在门口晒太阳时慈祥的笑容,想念姥姥用满是老茧的手抚摸他额头的触感;他想念在文安的生活,想念街头巷尾熟悉的叫卖声,想念和同学们在学校里奔跑打闹的无忧时光。

还有郑迅,那个和他一起度过无数欢乐与烦恼日子的挚友,他们曾一起在网吧里打半条命时的并肩作战,一起下了晚自习后沿着大堤一边骑行一边聊天,如今分隔两地,不知道他过得可好。想念袁芳芳,那个让他心动了三年的女孩,此刻是不是在做功课?会不会有那么几秒钟脑子里能想起他?而林静,更是如同一缕轻柔的风,撩动着他的心弦。他不知道自己寄出的那封信,林静看了会是怎样的反应,会不会嗤笑他的青涩与自卑,不知道她和郑迅是不是已经恢复了联系,一想到这儿,他的心就像被一只无形的手揪紧,隐隐作痛。

窗外的阳光依旧灿烂,城市的喧嚣依旧不绝于耳,可石添却觉得自己仿佛置身于一座孤岛,被寂寞与思念紧紧包围。

在这无尽的等待中,他越来越心烦意乱。这天,他实在憋不住了,想趁着晚上出去走走,透透气,驱散心头的阴霾。

他吃过晚饭,简单收拾了一下,便步行前往洋桥附近转转。夜幕降临,华灯初上,洋桥这儿一到晚上就摇身一变,成了个热闹非凡的夜市。洋桥桥下是个大型商场,门口一到天黑,都会有商贩在门口这儿摆摊,刹那间,原本安静的街道就像被施了魔法一样,瞬间变得熙熙攘攘,人声鼎沸。

石添还没走到跟前,喧闹声、吆喝声便如同汹涌的海浪般一波一波地传入耳中。那此起彼伏的声音,仿佛是一场盛大的交响乐,奏响着生活的烟火之歌。终于踏入这片繁华之地,石添放眼望去,只见这儿虽地方不大,却仿若一个琳琅满目的奇幻世界。

石添往眼前瞧了瞧,那卖服装的区域,五彩斑斓的衣物挂满了衣架,在微风中轻轻飘动,像是一群正在翩翩起舞的彩蝶。摊主们一个个精神抖擞,扯着嗓子大声招揽顾客:“走过路过不要错过啊!最新款的半袖,款式新颖,质量上乘,便宜卖啦!” 他们一边喊,一边手脚麻利地拿起衣服,向过往行人展示,脸上堆满了热情的笑容,那笑容仿佛带着魔力,吸引着不少人驻足挑选。

再看那边卖书的摊位,各类书籍整整齐齐地码放在地摊上,从散发着古朴韵味的古典名着,到印着时尚明星封面的流行杂志,应有尽有。爱书之人仿若被磁石吸引一般,纷纷在摊前蹲下身子,小心翼翼地拿起一本本心仪的书籍,轻轻翻开,偶尔还会和身旁同样痴迷的书友轻声交流几句,那专注的神情仿佛周围的喧嚣都与他们无关。

而卖小吃的摊位前,更是被围得水泄不通,热气腾腾,香气四溢。烤串在炭火的炙烤下滋滋冒油,油珠滴落在炭火上,瞬间迸发出诱人的火苗,同时散发出令人垂涎欲滴的孜然香气,那浓郁的香味飘散在空中,勾得人肚子里的馋虫直闹腾。

还有卖玩具的地方,形态各异的玩具琳琅满目,有会闪闪发光的塑料宝剑,有一捏就会发出 “吱吱” 叫声的橡胶玩偶,还有五颜六色的积木拼图。孩子们像是发现了宝藏一般,在摊前嬉笑玩耍,你追我赶,一会儿拿起这个玩具摆弄摆弄,一会儿又争抢着去看那个新奇玩意儿,银铃般的笑声在空气中回荡,为这热闹的夜市增添了几分纯真的童趣。

石添穿梭在人群中,被周围的人挤来挤去。看着这热闹非凡的景象,心中的烦闷稍稍缓解了一些。他走走停停,偶尔在感兴趣的摊位前停下脚步,伸出手轻轻摸摸这件衣服的质地,翻翻那本吸引他的书,凑近去闻闻小吃的香气,感受着这浓浓的市井烟火气,仿佛暂时忘却了等待的焦虑与对家乡亲人朋友的思念。

不知不觉,石添向东走到了夜市尽头。在那里,他的目光被一个小小的身影吸引住了。那是一个跪在地上的小男孩,看上去八九岁的样子。小男孩穿着一身破旧的足球服,衣服明显大了几号,松松垮垮地挂在他瘦弱的身躯上,看样子不知穿的谁的,实在不合身。他浑身上下脏兮兮的,头发油腻地贴在头皮上,应该好久没洗澡了,脸上还有好几条汗水流过的痕迹,宛如一道道干涸的小泥沟。即便如此,也藏不住小男孩那双炯炯有神的大眼睛,眼眸中透着一丝倔强与渴望。此时的他正跪在水泥地上,面前有张用透明胶带缠着的破旧白纸,纸上用大头笔写着:“父母离婚,独自流浪,好心人行行好。”石添一眼就看到了 “离婚” 这两个字,望着眼前的这个小乞丐,他心里一股酸酸的气流往双眼里顶,他仿佛看到了自己。

曾几何时,他也在生活的漩涡中感到无助与迷茫。小时候,父母的离异让他的世界瞬间崩塌,那些同学异样的目光、邻里间偶尔的窃窃私语,都像一根根刺扎在他幼小的心上。他也曾在深夜里偷偷哭泣,质问上天为何如此不公,让他的童年缺失了那份完整的爱。而此刻,看到这个小男孩,往昔的伤痛如潮水般再次涌上心头,他感同身受,心疼不已。

望着眼前这个与自己有着相似童年境遇的小男孩,内心五味杂陈。他的手缓缓伸进裤兜,手指摸索着那几张钞票,最终捏住了一张二十元纸币。要知道他现在基本上两天都花不了这二十块,他咬了咬牙,将钱从兜里掏了出来,那纸币带着他掌心的温热。

石添缓缓蹲下身子,尽量让自己的视线与小男孩平齐,他不想让孩子感受到丝毫居高临下的压迫感。他把钱轻轻递到小男孩面前,脸上挤出一丝温和的笑容,轻声说道:“拿着,去买点吃的吧。” 小男孩的眼睛瞬间亮了起来,那原本藏在污垢之下的纯真与喜悦此刻毫无保留地绽放。他连忙伸出脏兮兮的小手,小心翼翼地接过钱,像是接过一份无比珍贵的馈赠。随后,小男孩站起身,小小的身子挺得笔直,朝着石添深深地鞠了一躬,用他那稚嫩且带着几分沙哑的嗓音说道:“谢谢大哥哥,好人一生平安!” 那声音穿透了夜市的喧嚣,直直地钻进石添的心里,让他眼眶微微泛红。

就在这时,一位在旁边拿着蒲扇乘凉的阿姨走了过来,她看着石添,眼中满是关切。“小伙子,你真大方,不过这些都是团伙诈骗的,别上当呀!” 阿姨的声音里带着几分笃定,似乎她早已洞悉了这背后的 “猫腻”。石添听到这话,身体微微一僵,他缓缓站起身来,转过头看着阿姨,脸上浮现出一丝无奈的苦笑。在那一瞬间,他的脑海中闪过无数念头,他何尝不知道这世上有诸多骗局,可当他望向小男孩那双满是渴望与无助的眼睛,想到自己曾经在孤独无助中煎熬的童年,他的心就软得一塌糊涂。

石添心里默默想着:即便是骗子,我也认了。他实在看不得这孩子这么可怜的乞讨模样,那身破旧不合身的衣服在夜风中轻轻晃动,仿佛是孩子孤苦无依的旗帜;那双因长期营养不良而略显黯淡却又满是渴望的眼睛,如同夜空中微弱却顽强闪烁的星星,无一不让他揪心。他只是希望,自己这微不足道的二十块钱,能给小男孩带来哪怕一丝温暖,让他今晚不用饿着肚子入睡。哪怕最后发现这是一场骗局,至少在这一刻,他遵从了自己的内心,给了这个孩子一个可能改变今夜处境的机会。

石添冲着阿姨微微点了点头,轻声说道:“谢谢您,阿姨,我知道了。” 随后,他再次走回去,望向小男孩,眼神中多了几分坚定与释然。他拍了拍小男孩的肩膀,虽然手上沾满了灰尘,他也毫不在意,说道:“快去吧,孩子。” 小男孩像是听懂了他的弦外之音,攥着钱转身跑向了不远处的小吃摊。石添望着小男孩的背影,深深地吸了一口气,仿佛在这复杂的世界里,他为自己寻得了片刻的宁静与慰藉,哪怕这份宁静可能稍纵即逝。

经过一周漫长而煎熬的等待,石添终于盼来了一丝转机。这天晚上,老姨下班回到家,脸上带着几分疲惫却难掩欣喜之色,一进门就把石添叫到了跟前。

“添儿,老姨给你联系到一份工作啦!” 老姨的声音里透着一丝兴奋,眼中满是对石添的期许。石添原本有些黯淡的眼睛瞬间亮了起来,他急切地问道:“真的吗,老姨?是什么工作呀?” 老姨拉着他在沙发上坐下,慢慢说道:“是在玉泉营一个建材公司当库管,那边的经理是老姨的同学,人挺靠谱的,工作环境虽说不上多好,但能让你先稳定下来,积累点经验。” 说着,老姨从包里掏出一张纸条,递给石添,“这是地址,你明天就去报到,记得穿得精神点,给人留个好印象。”

石添双手接过纸条,上面写着一串陌生的地址,他紧紧地攥着,仿佛攥着自己未来的希望。这一刻,他心中既激动又有些忐忑,激动的是终于有机会靠自己的双手挣钱,为平面设计的学费努力了;忐忑的是不知道自己能否胜任这份工作,毕竟从未接触过建材行业,更别提仓库管理了。

整个晚上,石添躺在床上翻来覆去,脑海中不停地想象着第二天报到的场景。他想着自己该穿什么衣服,会不会遇到三舅厂子里那样友好的同事,工作流程又该是怎样的。迷迷糊糊中,他进入了梦乡,梦里他在建材仓库里忙碌而有序地工作着,得到了经理和同事们的认可,手里也终于攒够了学费,重新回到了培训学校,开心地学习平面设计……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