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3章 陛下,要不我走?(2 / 2)

加入书签

“哦?”李世民看着他,“你有什么好的建议?”

两位尚书齐齐看来,仿佛抓住了救命稻草,急忙行叉手礼,“殿下,还请不吝赐教。”

李恪也没有敝帚自珍,便将自己的看法说出来。

“新式犁刚出现,农户们不一定肯买账,毕竟新生事物接受起来是需要时间的。”

“我们可以派一些人去往各县乡,深入到农户当中去,了解农户之难,拉近官民距离。”

“同时还可举办一些比试,让农户们意识到贞观犁的好处,以求充分调动农户的主观能动性。”

这小词儿一套接一套,把一旁的治书御史都给听懵了。

“等农户们认可了,我们再来解决购买力的问题。”

“去年刚经历过蝗灾,虽然朝廷赈灾工作做的不错,但农户生活依旧拮据。”

“推广的时候,我觉得可以允许农户赊欠、退货,若是觉得贞观犁不好用,可以退货,以此来打消顾虑。”

“毕竟,对于大多数农户来说,购买一副新式犁铧,也是一笔不小的支出…”

他把贞观犁的推广可能遇到的问题都说了一遍。

“嗯~”李世民越听越觉得可行,颇为满意。

“嗯,等会去两仪殿,把具体事项定下来,恪儿也一并去。”

李恪才不愿意去呢,赶紧推脱,“父皇,我肚子疼,我失陪一下。”

“混账,让你为朝廷分忧,你总有诸多借口。”李世民鼻子都气歪了。

“父皇样品你拿走,图纸也都给你,我撤了。”李恪迅速闪人。

开玩笑,他才不想干涉朝政,历史为鉴,皇子太有才可不是什么好事…尤其是当贞观年间的皇子!!

万一表现太过出色,到时候您又摇摆不定,把我也卷入夺嫡之争,岂不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

贞观五年,其实大唐算是度过了最困难的时期,接下来一整年也不会有天灾。

大唐的国力开始稳步上升,百姓的生活水平也开始逐渐提高。

长安城生活的人口也会越来越多,尤其是东市和西市两大坊市。

与东市比起来,西市更加大众化、平民化,当然也更加热闹。

这里不但有门阀世家开的旺铺,还有大量西域、倭国等国客商开设的异域风情特色店,乃活脱脱的国际性大市场。

李恪漫不经心地走在前头,三金和王府护卫紧紧跟随。

“嚯,前面发生打斗了,都惊动了金吾卫,快去看啊。”

“别挤我啊,真是粗鲁,都把我胸撞疼了。”

“起开,你踩我脚了!”

“保护王爷!”一看场面有些混乱,三金立马警惕起来。

王府护卫也迅速分散开,将李恪包围起来。

虽然大唐民风不错,但这里是鱼龙混杂的西市,他国派来的细作也不是没有。

三金满脸戒备,生怕突然冒出来个刺客。

李恪其实并没什么兴趣去凑热闹的想法,前世就是凑热闹才被困于诈.骗园区的…

可下一刻,他突然就来了兴趣,因为系统的提示音又响了。

【叮咚,检测到未来猛将薛仁贵正遭人诬陷,触发选择任务】

【任务一:无动于衷,袖手旁观;完成奖励:少壮不努力,不如去种地】

【任务二:帮助薛仁贵摆脱麻烦;完成奖励:肥皂制作工艺】

【任务三:既来之,则收之!猛将送上门,必须收了他,收服薛仁贵;完成奖励:玻璃制作工艺大全】

嚯,薛仁贵!!

为人骁勇善战,屡建奇功,东征高句丽,西伐突厥,击败契丹,甚至吐蕃也干过,更是被誉为大唐传奇名将。

这哪是什么未来猛将啊?

分明是本王的梦中贤臣呐!

这种猛将送上门来,岂可放过?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