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95章 最着急的还是刘夫人(2 / 2)

加入书签

袁耀作为受孙权提拔的年轻才俊,必须服从安排,随傲娇的小郡主和其他将领去镇守建安郡。

袁耀离家时,刘夫人就给儿子出下主意:“阿耀啊,你这次要去多久?能不能向孙将军求个恩典,让他为你指一门亲事?”

袁耀心思单纯,回应母亲现在谈这些为时尚早。

还引用当年霍去病回汉武帝的话来拒绝老母:“匈奴未灭,何以为家!”

刘夫人简直一口老血没缓过来,心里想着要去找小女儿袁绮绮商量这事。但还没来得及,她小女儿也跟着孙权大军出征。

刘夫人便干等了一年。

如今,袁耀又年长一岁,还跟着孙郡主在合肥战场。刘夫人忧心忡忡,很想给儿子娶亲。

刘夫人看到江东各地张贴的为荆州牧刘备征婚的告示,心中简直不服:

“我这小女儿就是实心眼儿!帮孙将军掌管内务,还管上那荆州刘备的婚事了?

“刘备这把年纪了,为他选妻哪有那么容易?就算是为了孙刘联盟的大局,要操办这事,也该分些心思关照自家人才是。唉,绮绮总觉得她办事得力!关键那时候,还得我这个当母亲的提点她。”

于是,刘夫人又兴冲冲地前往北固山浮碧海,去找小女儿袁绮绮。

此时袁绮绮还在婆婆吴太夫人那里没回来。原来,华佗神医在许都死里逃生,被曹操放了出来。狱卒告诉他,是一位叫镇江老辕的写书先生写了个故事,曹丞相看后深受触动,这才救了他一命。

华佗听闻镇江老辕是位八十岁老者,心中很是感激,还想着去江东为这位心地善良的写书先生诊一回平安脉。

华佗一路南下,沿途治病救人,又看到孙权张贴的告示,恳请为其母亲治病。

当时,除了曹操、袁耀、孙小妹等少数几人,江东乃至全国人都深信,镇江老辕这位 八十岁老头是孙权的忘年之交。

因此,华佗也来到北固山,主要有两个目的:一是应下孙权的请求,为孙权母亲治病,感念孙权的一片孝心。二是向孙权打听这位八十岁的镇江老辕,华佗想了却心愿,当面致谢。

华佗刚着手为孙权母亲吴太夫人诊,由于吴太夫人患的乃是慢性病,多年沉疴旧疾,还得慢慢研究治疗方法,斟酌用药。

袁绮绮已在北固山上专门为华佗安排了住处,拨了两个下人去伺候照料。

又听说华佗此番是举家前来江东,孙权便与爱妻商议:“不如在城中为神医寻一处宅子,安顿家小。”

孙权和曹操都是有权有势之人,但孙权对待华佗的态度与曹操不同。华佗已先入为主,对孙权侍奉母亲的至孝之心颇有好感。

不过,华佗还一心想当面感谢镇江老辕。

华佗一早跟孙权说了,他为吴太夫人治病不要诊费赏赐,只要孙权告诉他镇江老辕下落。

孙权尚未开口,袁绮绮已承诺:“这有何难?华佗能治好太夫人的病,延长太夫人的寿命,我便向他坦白,我就是镇江老辕。我了他心愿。”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