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37章 长久相持,孙权必占优势(2 / 2)

加入书签

袁耀虽主动向孙权请缨,希望获得合肥战线的指挥调度权,但孙权并未立即答应。他耐心地与袁耀多次探讨战况,共商退曹之策。

袁耀十分愿意听从孙权的指导与安排,对孙权的将领选拔方案更是由衷钦佩。他决心扎实练习武艺,在理论、带兵、打仗等方面与他人一较高下,争取取得令人信服的成绩。

此刻,孙权麾下拥有数万兵马,水军驻扎在濡须口。这是几个月前,孙权采纳吕蒙的建议,早早做出的部署。

“我们不惧与曹操打持久战,曹操带兵远征,后勤补给是一大难题。虽然曹操一时取胜,手下又有悍将辅佐,但曹军对南方气候并不适应。依我之见,长久相持,我方必占优势。” 孙权如此预判。

基于孙权的预判,袁耀提出就地练兵、积极屯田、实现自给自足的养兵策略。

“战乱年代,许多部队军需配备不足,常常攻打一座城池,就抢掠一座城池,战败时则弃城而逃。而曹操已在合肥以北的淮水芍陂开展屯田,显然也做好了与江东长期相持的准备。”

曹操与孙权于合肥一带激战正酣。曹操新练水军,又在合肥以北广兴屯田,铁了心要与孙权长期相持。而孙权一方面要维系水军优势,在濡须口屯集重兵,扼守巢湖出水口;另一方面,伺机反攻庐江城,并在这场持久战中着力培养人才,选拔领军将领。双方各怀谋略,忙得不可开交。

于曹操而言,最为闲适之事,便是在夜睡前翻阅一册镇江老辕所着故事,以此消遣解乏。

相较之下,刘备在荆州的日子惬意许多。按常理,荆州本应局势紧张,是最易被曹操突破的防线。然而江东出了个周瑜,先是在赤壁大战中,成功击退来势汹汹的曹军,让曹操收敛锋芒;而后,周瑜又率江东兵马在江陵作战近一年,将曹仁打得弃城而逃。

如今,曹操军力控制的地盘,主要集中在荆州北部,包括襄阳郡和江夏郡的北部区域。

刘备已稳稳坐镇荆州,在公安设立治所。且近来刘备与曹军在荆州暂无激烈冲突。

在刘备阵营中,诸葛亮在内为其管理税收、梳理人口;后宅之中,新娶的夫人阿柔用心教养儿子阿斗;对外则有关羽辅佐。

当初刘备与曹操势力在荆州交锋时,关羽曾在汉津与满宠、徐晃激战。刘备向南收取荆州南部四郡长沙、零陵、武陵、桂阳后,关羽因战功卓着,被拜为元勋,受封襄阳太守、荡寇将军。

彼时,襄阳尚在曹操势力掌控之下,由乐进驻守,故而关羽驻兵江南。刘备占领荆州后,任命张飞为宜都太守、征虏将军,封新亭侯。

由于曹操率领一众大将奔赴合肥,全力对付孙权,刘备这边一片安宁,甚至有闲暇品读镇江老辕的新书。

刘备一翻开这三本书,便懊悔自己当初从江东离开得太过仓促:“我当时太过疏忽,就该查明镇江老辕的下落!” 刘备简直犯愁,如今荆州与江东相隔甚远,又该如何打探镇江老辕究竟是何方人士?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