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章 李父的烦恼(2 / 2)

加入书签

“住嘴,慈母多败儿,”李父骂道,然后转而对那少年说道:“嗣业啊,你难道就不知道爹的良苦用心吗?你就不能好好的念书吗?”

李父携家带口的从高陵来到长安做生意,虽然当今政治清明,但他依然能体会到那种求人办事的谄媚卑微,即便现在自个儿生意做得大了,也是一样的,所以他希望李嗣业能够科举高中,在这长安城弄个正儿八经的官职儿,好好抬升下他李家的门楣。

但李嗣业的目标不是做个柔弱的文官,他想当兵做大将军,因为少年的他,也有自己的偶像,那就是才比他大八九岁的李光弼。

“爹,我真的不是读书的料,我要去当兵,像光弼哥哥那样,他现在已经是左卫左朗将了。”李嗣业对着他爹说道。

“住嘴,你爹只是个商人,你光弼哥哥的爹是国公,能一样吗?”李父骂道,其实神武皇帝改府兵制为募兵制才不久,以李嗣业这么高大壮实的身体素质,过几年去当兵自然不在话下,但李嗣业是李家的独苗,李父自然不愿意他去当兵。

而此时李光弼也只有十八九岁,可能是因为其父的原因,也可能确实是少年英才,初仕便任职左卫左朗将。这左卫便是大唐京都长安城里的南衙十六卫之一,这南衙十六卫包括左卫、右卫、左武卫、右武卫、左金吾卫、右金吾卫、左骁卫、右骁卫、左威卫、右威卫、左领军卫、右领军卫、左监门卫、右监门卫、左千牛卫及右千牛卫,南衙十六卫听命于皇帝指定的大臣,主要负责长安城的防护安全,其中左右卫人数最多,武器也精良。

李光弼的左朗将一职,是个正五品的官儿,已不算小了,所以让李嗣业极其的羡慕。李光弼的李与李嗣业的李还不一样,李光弼是契丹族,他父亲原本是契丹酋长,武则天时期娶燕国公李楷固之女,后因军功,册封为蓟国公,出任朔方节度副使。李父因为是这长安城的大米商,长期为国公府提供米面,一来二往,李父在国公府也算混了个熟面,李嗣业也因为从小就比常人长得高大英武,故而也深受蓟国公和李光弼的喜爱,这也陶冶了李嗣业从小的志向——做大将军。

也许每个人小时候都一样,父母绞尽脑汁为你规划的路线,你却不愿意顺从,李嗣业也一样,这也是李父最大的烦恼,今天的气还没有消,李父也不打了,他也打累了,他把木棍一扔,怒道:“你就站在这不要动,今晚不许吃饭,子时前挪动一步就滚出这个家去。”说完就气愤的走了出去。

这样的罚站也不是第一回,李父是个倔强的人,每次李父都想收回自己说的话,不忍心独子站在那几个时辰,但还是算了;李嗣业呢,他也是个倔强的人,父亲让他站,他就一动不动的在那站着...李母每次都会偷偷的拿些食物过来,即便知道李嗣业是不会吃的,她依然这么做,面对家里两个倔强的人,她能有什么办法呢?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