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475章 学习与新飞机样机下线(1 / 2)

加入书签

当牟灵踏上前往全国各地各大航空制造企业所属航空研究所交流学习之旅时,他惊喜地发现,自己身为院士所拥有的这一身份宛如一把万能钥匙,为他开启了诸多便捷之门。

虽然由于某些涉及机密的缘故,部分关键信息无法向牟灵展露,但那些关于飞机制造的理论知识以及宝贵经验仍然令他收获颇丰、受益良多。通过与各研究所专家学者的深入探讨和交流,牟灵逐渐认识到一个重要事实:华国实际上并非缺乏制造大型飞机的能力。真正制约着华国大飞机制造业发展的瓶颈在于,目前国内众多航空材料尚无法达到本国大飞机设计师们所设定的高标准要求。即便能够构思并设计出性能卓越的飞机蓝图,如果没有与之匹配的适宜材料来生产符合大飞机规格的各类零部件,那么一切都将只是纸上谈兵。

然而,对于牟灵而言,这个看似棘手的难题却并非难以逾越的障碍。要知道,他可是一位在材料学领域造诣深厚、大师级别的人物!(在此处感谢系统大大)其脑海之中存储着不计其数的新型材料配方,仿佛一座蕴藏无尽宝藏的知识宝库。只要明确具体需求,牟灵坚信自己总能从中筛选出一款完全契合大飞机制造需要的理想材料。

牟灵花费了整整两个月的时间,不辞辛劳地奔波于全国各地,逐一造访那些在航空研究领域声名远扬的院士们。每到一处,他都怀着虔诚之心与这些前辈深入交流、虚心求教,并积极参与各种学术研讨活动。

在这漫长而充实的交流学习过程中,牟灵仿佛置身于一座知识的宝库之中,不断汲取着其中的精华。他如饥似渴地吸收着来自各位院士的宝贵经验和前沿理念,自身的航空研发水平也因此实现了质的飞跃。

这些在航空研发领域深耕数十载的老前辈们,不仅传授给牟灵许多崭新的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他们各自独特且成熟的研发理论让牟灵大开眼界。这些理论如同夜空中璀璨的繁星,在牟灵的脑海里交相辉映、相互碰撞,激发出无数创新的火花。如此一来,牟灵的航空研发能力得以进一步提升和升华。

当此次进修之旅临近尾声时,牟灵深知自己需要一些时间来梳理和整合这段时间所获取的海量知识。他坚信,经过一番精心整理之后,这些知识必将成为他未来研发道路上的强大助力。只要给予自己足够的时间去消化吸收,那么在后续的研发工作中,他一定能够游刃有余,取得远比以往更为出色的成果。

最后,牟灵专程前往张教授所在的 J20 团队,与他们展开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交流活动。在这场思想的盛宴中,牟灵毫无保留地分享了自己的见解和心得,同时也从对方那里获得了更多有益的反馈和建议。至此,牟灵的这次进修之旅终于画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

怀揣着满满当当的收获,牟灵满心欢喜地踏上了归程。他迫不及待地想要回到实验室,将所学所得尽快应用到实际工作当中,开启属于他的全新征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