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74章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2 / 2)

加入书签

龙泉村通往外界的是一条约五尺宽的土路,刚刚够过骡马大车,鬼子的运输车进不了村,所以停在了东宁城至昌平镇的公路一侧。

鬼子的主阵地建在靠近公路南侧小山包上,易守难攻,迫击炮、步兵炮正好可以打到村子里;

鬼子选择扎营阵地时充分考虑到了大炮的射阵,将近三公里的距离增援起来也快,急行军也就半个小时。

汤光汉盘算了一下距离,鬼子大车队行军速度并不快,二连急行军完全可以赶得到,随立领命而去;

为了不被鬼子察觉,他们采用了化整为零的方式分散行军,以班为单位向约定的伏击点靠拢。

由于沿途有庄稼地和树木掩护,十几人披着植被伪装,以多波次推进的方式行军,很难被一千米以外的鬼子发现,除非用望远镜仔细观察。

汤光汉带着二连离开后,李泽生就带着三连、炮连以同样的方式缓慢跟进;

在距离鬼子主阵地约500米的坡地东侧埋伏,横向距离进村的土路约100米。

鬼子的主阵地在土坡西侧,所以他们很难发现东侧的伏兵。

鬼子从马家抢到的金银珠宝和部分粮食、猪肉放在第一趟运输,押运的鬼子约40人,由服部少佐亲自指挥;

这回从马家发了大财,服部大尉急于回去炫耀,当然他自己私下也截留了不少值钱货,足够他花一辈子了。

马家几百年积累财富的一半,少说也值几十万银元,这可是一笔巨款。

二连伏击阵地,分散穿插的各班,在鬼子车队到来之前完成了集结地,他们就趴伏在土路东侧百米左右的荒原和杂草丛中。

汤光汉到位后就用望远镜观察敌情,二连长弯着腰跑过来请示道:

“副营长,鬼子车队距离还有三百米,怎么打?”

汤光汉点了一下头后说道:

“先集中火力消灭押运的鬼子,然后控制车队往东侧的小树林赶;

慢慢来,引鬼子出窝!”

二连长兴奋的领命而去,汤光汉不干涉他的指挥,具体怎么打由他来决定。

二连长是原四连代理连长刘洋,一直给罗捷打下手;

这次独立营升团,原副营长罗捷晋升为三营长,他也顺利扶正为连长,是独立营出来的老兄弟,打伏击是把好手。

刘洋回到一线阵地后,鬼子的先头部队距离伏击区只有百余米了。

鬼子的护卫分成了西部分,服部大尉带着两个步兵分队在前面开路,另外一个步兵分队分散在中间和尾部。

赶车的都是马家的长工,老车把式,30多架大车,每车配一匹骡马,一个车把式。

服部大尉急于赶回去复命,完全没有意识到危险;

两个分队的鬼子排成两路纵队行进,服部腰挎祖传军刀,嚣张的走在最前面。

刘洋最看不惯这样嚣张的鬼子,他找人要来一支三八大盖,远远的瞄准服部大尉,就他的造型最拉风。

不知不觉间鬼子就走进了二连布下的口袋阵,刘洋等待的时机到了,轻轻扣下了扳机;

子弹击中了服部大尉的侧脸,三八大盖子弹极强的穿透力将他脸部打穿,狗血喷了一地。

“八嘎呀路,敌袭!”

鬼子分队长率先发出了警示,但已经晚了;

刘洋的枪声就是命令,二连事先埋伏的七八挺机枪对着鬼子就是一通扫射,火力猛到堪称残暴;

二十多个鬼子瞬间就被扫倒一大半,而另外一个分队的鬼子也遭到了步枪手的精准打击,平均几个步枪手招付一个鬼子,打得鬼子毫无还手之力。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