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447章 惹小爷,掀桌子喽(2 / 2)

加入书签

金帅看向这位老臣,神色稍缓,语气却依旧坚定:“老大人,我金帅对诸位向来敬重,只是如今大宋面临的局势严峻,不容我们再这般因循守旧的自欺欺人。改革固然要慎重,但更要有破釜沉舟的决心和勇气。若只是一味地畏首畏尾,不敢迈出这艰难的第一步,大宋又谈何兴盛?”

金帅言辞犀利,句句切中要害,对当下吏治的积弊毫不留情地批判;而那些守旧的大臣们则满脸怒容,纷纷站出来维护旧制,双方你来我往,互不相让,争论之声在朝堂内久久回荡。赵祯端坐在龙椅之上,面色沉静,目光如炬,静静地看着这场唇枪舌剑的交锋。他心中清楚,这场争论的背后,是大宋未来发展方向的抉择,关乎着国家的兴衰荣辱。

良久,赵祯长叹一声,声音打破了朝堂上的喧嚣:“智勇爵,吏治改革乃国之大事,牵一发而动全身,你且说说有何良策,能让我大宋吏治焕然一新?”

金帅向前一步,身姿挺拔,脸上带着自信的微笑,从容说道:“臣建议,在原有的考核制度基础之上,增加生产、城建、民意等等综合考评,将这些作为官员晋升的重要准则。不能再让那些毫无建树的官员尸位素餐,一旦发现,直接清除出官员队伍,而不是将他们调任到另一个地方继续祸害百姓。并且,不能仅仅因为科举中第就必定有官可当,应当注重真才实学与实际能力。各地州府县,应根据实际需求,选拔专项人才为官。同时,多开设几个部门,各部门围绕着一城的发展共同努力,相互协作,相互监督。如此,方能激发官员的积极性与创造力,使大宋的治理更加高效,百姓安居乐业。”金帅心中暗自想着:惹小爷,掀桌子喽。

赵祯微微点头,眼中露出赞赏之色:“智勇爵,所言有理有据,切中时弊。可有具体条陈,以便朕详细斟酌?”

“三日后,臣定当将详细的条陈交由官家过目。”金帅胸有成竹,笑着回应道。

赵祯环顾朝堂,目光扫过每一位大臣,神色变得严肃起来:“好,诸位卿家,智勇爵今日所言吏治之事,想必大家都心知肚明。朕认为,为官一任,造福一方,这是为官者的根本责任与使命。连地方都治理不好的人,就不配为官。从今往后,我大宋的为官之道便是能者上,庸者下;平者让。唯有如此,才能让真正有能力、有担当的人脱颖而出,为我大宋的繁荣昌盛贡献力量。”

说罢,赵祯的目光落在那位绯衣大臣身上:“张爱卿,你年事已高,这些年为朝廷也算是尽心尽力,朕就准你告老还乡,安享晚年吧。”

绯衣大臣听闻,身体微微一颤,脸上露出一丝落寞。他颤颤巍巍地向前几步,跪地行礼,声音略带颤抖地说道:“臣遵旨。”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