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31(1 / 2)
了狗 却惊了马,而马踢死秦氏她娘,于是马大郎被收押了。
文箐在问询的同时,亦是十足地吃惊。以前在小说里,听说过卖 儿卖 女的,却不晓得原来这妻子还可以典雇于他人的古代女性难不成真是男人的财产原来附属物便是这个含义。这时她再次感慨老天爷还是对自己不薄,要是让自己穿越成那个被典雇的女子,又会如何太惨了,毫无半点人身自由嘛。文箐突然对古代婚姻产生了恐惧。再想一想,那就是必须嫁人的话,不说嫁个既要有钱又要有势的,但一定不能嫁给窝囊且没钱没地位的穷户人家,保不齐就因为种种原因把自己给卖 了
她便情不自禁问道:“先生,这妻儿难道亦可随意由男人们买卖 这作妻子的难道也同意”
裘讼师听得他说的是“男人们”,这倒是个新鲜的说法,好是指尽天下男人。看来周家小姐终究是女人,便是扮作男童,亦是有些微不同。叹口气道:“典卖 自是不成需得按罪而治大明律自有一条:凡将妻妾受财者,典雇与人为妻妾者,杖八十,典雇女者,杖六十。但若是将妻女雇给他人为工,则是大明律许可。”
文箐越听,越不对劲,不免疑惑看向马家父子道:“这个秦氏女子,不是卖 给黄家作奴婢的难不成是卖 去作妻妾的不是说黄家员外儿子都已有妻子,且怀孕在身吗”
马家父子见他年纪小,所知亦有限,马老爹叹口气道:“哪里是做妻妾,只是听说是黄家儿媳几年来怀不上,便典了这小秦氏去小兄弟,说这些你也不懂”
文箐听他这一说,自是明白了大半,还没来得及再问下去,倒是裘讼师仍然乐于充当老师一职,解开了个谜团:“哪个寻常百姓家里敢买良为奴庶民之家,不得蓄奴,只能雇工。便有他有些钱也不成,是违律,大罪。黄家既有钱,见这小秦氏是个善生养的,便打了主意,要雇了去生个儿子罢了”说及此,猛地又想起她是个女童,说这些,实在是不妥,忙收住了嘴。
文箐闻言为之惊悚,庶民不能娶妾,这个她晓得,只接了前一个话题不停追问道:“那这个秦氏只是典雇,若到时间再赎了回去,岂不是母子分离那要是生下来是女儿,黄家不要的话又该如何再说,黄家儿媳现下既怀了孕,这小秦氏死在这个当口,岂不是太冤了”
裘讼师本来还想与她细细说清,可是听到最后一点时,突然身子一震,文箐这话却无意中提醒他一个很大细节,差点儿忘了,不免多看她一眼,只听她又道了句:“我见耕牛雇于人家干活,也是需得拿财物来换。这小秦氏去黄家生子,便同地里那耕牛有何不同”
没人吭声。虽然有律禁止,可一旦到天灾人祸之际,也禁不住民间私下里这么操作。要是不这般,便都饿死了,能有个生存的机会,自是人人都会往上攀折,哪里还顾什么情义
文箐越想心里越是愤慨,原来以为古代封建社会的三从四德只要谨遵条例,便能苟活,哪里会想到作为妻子的是半点儿人身权利也没有,真是想打想骂只能挨着,被典卖 也只能依着。这等于同家里的一头牛,一只狗 又有什么不同而且男人这样,虽说是犯了律法,居然只打个六十或八十棍,真正是便宜男人了。“天下还有这般窝囊之人,需得靠卖 妻儿谋生,真是枉为男人百年修得同船渡,千年方能修得共枕眠,这千年的缘份,却被薄薄一张纸断绝,真正是无情无义至极”
她今天听了这些事,实在是觉得当女人太憋屈了,这话虽说是嘀咕着发一下牢骚罢了,但周边几个人都能听着。这话听起来,虽说是不知疾苦,只是话里的道理与情义,却让闻听的几个男人皆变色。便是袁文质,亦有些动容。
掌柜的这时将厅里众人证词收拢过来,双手奉于袁文质,态度很是恭谨。袁文质亦是客客气气地同他道:“多谢掌柜的。我也不连累于你这客栈,这便拉了他去衙门。”指了指写完了第四遍认过书的曾无赖,想着这回他要是再写得不如事实,也许该狠狠惩治一番才是。
旁边小偷风卷残云似的吃完自己桌上的,也不知什么是“撑饱”一般,只是最后一品差点儿被噎着了,只急急地拿起旁边桌上的一个壶晃了晃,发现还有水便自己倒了一杯,一口气喝了,水沿着下巴往下直淌流,他也不擦拭。呛了一声后,眼睛四扫周围,注意到那边桌上还有些果子是别人没吃完的,便往怀里揣盘子里最后一点果子,桌上文箐放下的钱钞也不知他何时藏了。他伸长了耳朵听完这句话,原来十分害怕袁文质的表情也略缓和了些,一看对方只指曾无赖,并不包括自己。见一众人又转头去看曾无赖,便以为谁都没注意他,偷偷地要开溜。
文箐正在琢磨马大郎在这一系列事故中的倒霉的遭遇,想着这里涉及到哪些律条,无意中亦瞟到小偷要溜,自是不作声,转眼看向别处。
而袁文质亦注意到了,并没有喝止,只接了曾无赖的认过书看了,便递于裘讼师,哦,现在应该叫裘定初。然后,就在小偷要出门时候,说了一句:“好好做人休得再干下作之事日后,但凡遇到我手里,必不轻饶”那小偷吓得腿一软,脚丫板就磕在门槛上响当当的,偷偷半侧过身来觑一眼,见袁文质并未追上来,便甚么也不顾,自飞奔出门。
曾无赖却以为这句话便是对自个说的,自是以为此事到此为止,心想这人终究是怕了自己在此地的势力,略一拱手道:“多谢兄台高抬贵手”,话还未,哪里想到裘讼师却道了句:“还请袁大哥看好此人,我去同贱 内打声招呼,这便一起去衙门。”
看着曾无赖白着一张脸,文箐暗笑,差点儿成伤。不过马上,便想到曾无赖家大哥亦是讼棍,又不免替裘讼师紧张几分。
雇得两辆马车,文箐挨着裘讼师而坐,这一路上,便是不停地考较这连环官司里涉及到的可能律法。
“裘先生,我自觉这马大郎乃是好心所为,为何却被人反告上堂去坐罪”文箐见马家夫子在另一车上,现下自己终于可以畅所欲言了。这案子虽然已想通一半问题,却想探个明白,索性装作全然不懂。
裘讼师却没接这个话题,反而是挤兑她道:“不是已说过,以后便叫裘大哥嘛。你再这般叫,我可如何再称呼袁大哥”
文箐脸一红,心想自己叫惯了赵氏为裘婶子。想想裘讼师其实也年轻得很,甚至比李诚还要小得一两岁,可是自己管李诚也只叫大哥。若是日后有缘他们相见,还真是全乱套了。“咳,这不是,不是叫习惯了嘛,岂是一时能改得口的你且与我说说这个案子一事。”
裘讼师见她此时虽是男童状,却终显几分女儿小性情来,不觉亦莞尔,亦起来逗弄心。道:“我见你平日没少想,亦看过些大明律,你且同我讲讲,这又该如何个说法”
文箐略略一思量,也不再对这个律法师傅隐瞒道:“我在想,这源头还是黄家,若是黄家与秦氏夫婿间不做那违律的勾当,小秦氏自不会白白死去,老秦氏又哪里会哭丧汪家那狗 也自是不会去咬她了,就更别那马会受惊了。如此,老秦氏又哪里会死老秦氏不死,马大郎自是仍好好屠狗 卖 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