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节阅读 66(1 / 2)

加入书签

日前一场大败之后,官兵整日里躲在美阳城中,高挂免战牌,对贼军的搦战毫无兴致。

此时的孙坚似乎还不喜欢强出头,董卓损伤了那么多兵马,一心想着要补偿,哪里还会再出兵作战

除了这两人手下有些猛将之外,其他各州郡调来的兵马根本没有能出城作战的将领,虽然单挑之时官兵取胜了,但没有了陶商和徐晃,谁愿出去找死

贼军又大多是以骑兵为主,不善于攻城,每日除了在城外叫嚣挑衅之外,也发动了几场进攻,但都没有什么结果,只好悻悻而退。

陶谦叹了口气道:“听说羌兵营中来了一位猛将,乃是羌人勇士,贼军士气大振,我军无人能出战,如此下去,迟早会动摇军心”

“哦”陶商眼睛一亮,笑道:“若真有厉害之人,我倒想会他一会”

陶谦看着陶商,想要劝止,却又知道这样拖下去的后果对官兵大为不利,而实力最强的董卓又不肯出力,也就只能靠陶商这些人了。

郑重嘱咐道:“你若出战,一定要倍加小心,万万不可逞强,知道吗”

陶商笑道:“父亲尽管放心,若无把握,我自会退回来,有爪黄飞电在,谅他们也追不上我,孩儿自有分寸”

陶谦点点头,忽然笑道:“商儿终于长大了,也该让你独自去做一些事情,自古英雄出少年,我陶家有你,也算是祖上有灵了”

陶商谦逊一阵,又把马钧的情况和陶谦说了一遍,听说又有和陶应一样爱好的人,陶谦不由大喜,不假思索便同意了陶商的要求,让马钧回去陪着陶应。

对这个木讷寡言的次子,陶谦更是无可奈何,早先虽然喜欢走狗放鹰,但毕竟还知道折腾,即便不成器,也比陶应整天埋头躲在家里不出门的强。

现在终于有了个和他差不多的同伴,两人在一起,按照陶商的说法,或不定还真能让陶应变得开朗起来。

陶谦又何尝不知道,世上最是知音难求,这个人,或许就是陶应的知音。

回到营中,却见孙坚也在这里,听说他安然归来,训练完士兵特意来看他,对这个一直勉励和关怀自己的前辈,陶商一直怀着尊敬之心,想着以后该如何帮助孙家的人摆脱被人刺杀的命运

第137章 军令难行

天公似乎也为陶商鸣不平,当夜淅淅沥沥地下起了小雨,整个大营中都沉寂下来,官兵和贼军都停止了战斗,各自休养生息,酝酿着天晴之后的鏖战。

趁着下雨养伤的时间,陶商和孙坚、陶谦三人时常聚在一处,讨论兵法行军,获益匪浅,而陶商的许多见解,也让孙坚和陶谦吃惊,都以为他悟性惊人,是从卢植和朱儁那里学来的。

春雨绵绵,一下就是近半月的时间,等到地面晒干,已经是春分时间,万物复苏,田野间到处都是绿油油的颜色,一眼望去,令人赏心悦目。

春雷未响,战鼓在某个清晨响彻了美阳城内外,悠长的号角声中,羌兵和西凉军如同潮水般涌到城下,一个多月驻扎在外,光是粮草的消耗,他们就已经支撑不住了,必须要尽快攻破美阳。

城中鼓声响起,得到讯息的各军马上集合,张温带领众将走上城头,看到气势汹汹的贼军,眉头微皱,他想倚重董卓对付西凉军,奈何董卓不太听令,而周慎能力有限,从内心深处,他又不想重用孙坚,连他自己都不知道为什么会如此忌惮孙坚这个人。

贼军阵前依然站着四员大将,正是边章、韩遂、北宫伯玉和李文侯,角旗摆动,只见西凉军中走出一员大将,来至场中叫阵。

张温看向董卓,董卓嘴角挂着冷笑看向远处,根本不和他对视,只好又看向周慎,周慎皱了下眉头,向身边的亲兵低声说了几句话。

亲兵转身离去,不多时,城门开处,一员将领纵马而出,也不知道是哪里的将领,双方问话,对面出阵的是边章的部下麴演,长得五大三粗,使一把鬼头刀。

那将领出城还不到五合,就被麴演杀得节节败退,慌忙打马往回跑,被麴演背后弯弓射中后心,刚到吊桥跟前便摔落马下。

贼军看吊桥还未升起,城门打开,一声呐喊全都冲了过来,张温吃了一惊,赶紧命弓箭手阻击,吊桥马上升起。

这半月的时间,韩遂等人却没有闲着,忙着赶造攻城器械,沙袋木桩准备了不少,趁着这个机会全都扑上来往护城河里丢,想先填平护城河再攻城。

箭雨密密麻麻如同蝗虫一般,贼军前面有士兵拿着盾牌抵挡,后面的士兵负责运送树桩和沙袋,几千人分成三队交错而行,不到半个时辰护城河就被填平,张温在城头上脸色微变,额头上冒出汗来。

两边侧翼的士兵都被北宫伯玉和李文侯率领的羌兵牵制,中军不敢出城,除了弓箭手压制以外,只能眼睁睁看着护城河失去了作用。

贼军潮水般退去,麴演兀自站在场中,犹如战胜的公鸡一般昂首挺胸,贼军在一场胜利之后再次士气大增,呐喊声响彻半空。

一次失利,影响三军士气,张温的脸色很难看,轻咳一声道:“贼军气焰嚣张,董将军何不派你麾下将士出城交战”

“唔”董卓微微转过头来,看着张温,但这毕竟是当着三军之面,他也不敢违抗将令,缓缓说道:“末将遵命”

随之他身边的传令兵离开点将台,城门在此打开,只见一位虎背熊腰,身材高大的将领出城,手里提着一柄大刀,战马奔腾之间,虎虎生风。

“贼将休得猖狂,华雄来也”这人一声大吼,声如巨雷,传遍三军,城头上董卓嘴角露出一丝自得的笑意,光这中气十足的大嗓门,也不是一般人能有的。

这声大叫也引起了左侧带着一队兵马的陶商的注意,华雄在演义中出场的并不算多,但却为关二爷的神勇做了足够的铺垫,甚至不是关羽一合之敌,只是听这气势,也算是一员虎将。

此刻陶商的兵马在城内待命,虽然升职之后靠近了中军,但视野却受了影响,看不到外面战斗的情形,只听见鼓声不断响动,呐喊声一浪高过一浪。

没想到这个名不见经传的麴演竟然还有些本事,和华雄厮杀了半个多时辰没有分出胜负,从这里看过去,董卓的身躯不断扭动着,似乎有些不安。

他的兵马自诩能压制西凉反军,本以为派出华雄之后,斩杀贼将不过是两三合的事情,他甚至想好如何取消张温,却没想到两人棋逢对手,居然不相上下。

眼看越来越激烈,董卓再也沉不住气,向张温请求鸣金收兵,华雄可是他帐下的勇将之一,董卓不想让他在这里遭到什么意外。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