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75(2 / 2)
乌戈国主骑马冲了一阵,眼看就要追到汉军,突然见汉军个个都转过身面向自己的大军,摆开阵势,虽然是在山谷当中,但他也不由放缓脚步
霍峻回马横刀喝道:“你们死到临头还知道投降”
乌戈国主听不懂,见有人说话,还以为他们要投降,便让旁边的一个士兵翻译,听完之后他不怒反笑,指着黄瓦说了一通
那个山越军说道:“我们国主说了,只要你们现在投降,我们便不会追杀”
霍峻冷笑道:“你以为你的藤甲兵真的无懈可击么”说着话他突然拿出一个火把,让士兵点燃,然后说道:“只需一把火,你们便瞬间化为灰烬”
此次不需要山越军解说,乌戈国主便脸上变色,不知道他们这个国中最高机密怎么会让汉军得知,藤甲都是浸过油的,见火还能有好惊惧之中便想撤兵
正在此时突然听得山谷上方到处呐喊,抬头一看,只见无数汉军手中都拿着火把摇来摇去,作势便要扔下来,乌戈国主连连怒吼,一时不知道该如何是好,猛听得身后一阵鼓响,涌出一股汉军,正是陶商等人
第339章 奇袭会稽
陶商命人将潘临绑了,其余山越军也收缴兵器押往大营,至于山谷中的藤甲兵,自有韩霖带人对付,此时想必已经被全军覆没了。
来至大营之中,这一次并没有给他松绑,陶商面沉似水,寒声道:“潘临,为了让你心服口服,某屡次放你,如今乌戈国数千人,连同国主兀突骨都葬身火海,你还想再造杀孽不成”
潘临神色黯然,仰天长叹道:“陶将军文武韬略俺都不如,又宅心仁厚,俺已心服,俺虽是粗蛮之人,也懂得礼仪之道,怎能还不知耻”
说罢跪倒在地,低头言道:“山越世世代代,不会再反了”
陶商看潘临归顺,心中总算轻松许多,要不然非要杀了潘临,定然会引起部分人的不满,问道:“那你可心服”
潘临答道:“陶将军多次擒拿我族人又放掉,对我们都有再生之恩,我岂能不服”
陶商这才过去扶起潘临,命人为他松绑:“既然如此,本将还遵守前次之言,大军马上撤退庐陵,汝回去之后与各部商议,若愿耕种者,可迁徙到庐陵新河以南,吾自会划分土地,提供粮食和教导耕种之人,其他事务还是由你们自行管理。”
潘临大喜道:“陶将军如此大德,俺感恩不尽,其实族人早就想迁到庐陵了,说服他们倒不是难事,但俺还有一个请求,还望将军答应”
“还有何事”
潘临干笑道:“此次与将军交战,俺才知道什么叫文韬武略,将军善于用兵,又集成霸王之志,将来一定能够会成大事,俺想跟着将军征杀,还有一万健儿愿听将军号令,若是让他们留下来种田耕地,这可不是俺山越勇士该做的事情”
陶商眉毛一挑,略作沉吟,点头道:“好,若是你诚心归顺,本将可带你驰骋中原,见识这广袤河山,但你的人马,却要听从本将统一编制调度,参与训练”
潘临早被陶商打服,闻言马上跪倒在地,拜伏道:“主公但放宽心,俺潘临此生愿追随主公左右,绝不有二心”
陶商扶起潘临,这次不但征服山越军,还白白收了一万多精兵,那可是骁勇善战的山越步兵,如果能好好训练,绝对不会弱于曹操历史上的青州兵。
交代了潘临如何安抚部落,未免让山越人惊骇,陶商当日便刷军撤出飞来山,来到庐陵,按照早就计划好的,将新河以南的百姓迁徙到河北,这里本就人烟稀少,不过千人,并不算费事。
而且迁徙的百姓也分了田地,还免去三年赋税,这样的好事,他们哪里还会不同意,早就听过陶商的名号,只听到政令,便积极响应,扶老携幼过河去了。
不到半月就征服山越,还补充了兵源和人口,陶商算是赚得盆满钵满,正打算回军防备荆州的刘备,对方策反五溪蛮,肯定还有后招,不能不防。
正在庐陵交代刘巴如何安置山越,搞好双方团结融合关系,忽然韩霖匆匆来找,将他叫到一旁,低声道:“主公,眼下正是奇袭会稽良机,万万不可错过”
陶商问道:“会稽离此数百里,太守王朗也有贤名,守军万余,我若轻兵攻打,急切不下,粮草耗尽,岂非有去无回”
韩霖言道:“王朗不过白面书生耳,不懂治军,属下早已派细作打探清楚,会稽钱粮,大半屯于离城数十里外的查渎;主公以兵先据其内,再兵临城下,王朗只知主公还在庐陵,必然措手不及,可攻其无备,寻日间拿下会稽”
陶商如果韩霖的消息准确,这的确是个好机会,当机立断同意了韩霖的建议,马上调集精兵三千,这是他能凑出来的所有骑兵了。
带领徐晃、潘临、霍峻三将星夜赶往会稽,有早先潜入的细作带路,一路上十分顺利,到了会稽境内,趁着夜晚前行,清晨时分出其不意便占领了查渎,那些守军大多都还在睡梦之中。
查渎果然粮草堆积成山,这让陶商兴奋不已,有了这个接应点,王朗即便想要死守会稽,也是乏继无力,如果不识时务,在调兵马前来。
王朗自从奉命出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