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节阅读 200(1 / 2)

加入书签

道胜银行滥发的五亿卢布中,约有一亿五千万卢布在中国人手中,我们可以发动货币战,用这些卢布大宗兑换黄金,挤垮华俄道胜银行,引发卢币的贬值,俄国本来就不景气的经济马上就会岌岌可危。”

曾纪泽闻之大喜,问道“我们是不是还要联合其他国家的洋行”

席家栋点点头,回答说“我已经联系了法国霍丁银行代表马塞尔德塞利巴黎荷兰银行代表约翰特里里昂信贷银行代表亨利巴黎国家贴现银行代表本泽马,英国太古洋行代表约翰巴伦等人,都是我父亲的老朋友了,他们都很愿意帮这个忙。华俄道胜银行这样一家国际银行破产倒闭,他们都有发财的机会,大家都是商人,都是银行家,谁会和财富过不去呢”

曾纪泽点点头,心里还是有一点担心中国自己的银行体系,毕竟这时是中俄战争时期,一旦国内发生经融危机,那是致命的打击曾纪泽问席家栋“中国的银行应该没有滥发货币的问题吧”

席家栋点点头,回答说“放心,我们的银行在货币改革后,是金本位体制,而且银元储备充足,加上这些年贸易顺差带来的巨额外汇储备,没有人能挤垮我们银行体系。”

曾纪泽这才放下心来,说“你尽管放心去做吧金融战争虽然不见硝烟和鲜血,但是比枪炮的战争要厉害和残酷百倍,你去好好准备吧,我和前方的将士们都等着你的好消息”

席家栋大笑道“我会动用席家的一切资源,打胜这场对俄国人的金融战争,不出一个星期,我必定让华俄道胜银行破产。”

果然,三天后,华俄道胜银行在旅顺迪化库伦的分行就倒闭了,接着是上海和天津的分行,这场金融危机很快波及了圣彼得堡的总行,卢布很快贬值了20,圣彼得堡物价飞涨,市民们陷入一片恐慌,工人们每天的工资连一个长面包也买不到了,乌里扬诺夫,也就是列宁觉得,革命推翻沙皇的机会来到了,抓紧联系社会民主工党在各工厂的骨干分子,准备进行暴动。

第126章 沙俄内乱

圣彼得堡,奢华的冬宫,这是俄罗斯最着名皇宫之一,坐落在圣彼得堡宫殿广场上。冬宫广场中间,高耸着巨大的亚历山大圆柱,类似于天安门前的华表,这柱子用来纪念俄国抗击拿破仑的胜利。

面向宫殿广场,有三道拱形铁门,入口处有阿特拉斯巨神群像。宫殿四周有两排柱廊,雄伟壮观。宫殿里许多大厅用孔雀石碧玉玛瑙制品装饰,着名的孔雀大厅就了2吨多孔雀石,拼花地板用了9种贵重木材,沙皇的御座背后,有用45万颗彩石镶嵌成的一幅地图。冬宫不仅外表富丽堂皇,内珍玩收藏丰富。18世纪叶卡捷琳娜二世创建的奇珍楼,曾专门从德国购进225幅名画,藏于楼中。

住在如此奢华宫殿里的沙皇尼古拉二世,阴沉着脸,心情特别烦躁。俄军不断惨败的消息从前线传来,西太平洋舰队全军覆没,海参崴库页岛接连被中国收回,那种失去领土的感觉,让这位年轻的沙皇几乎歇斯底里。

从彼得大帝开始,俄国就一直在扩张领土,却没想到中国现在强势崛起,坦克飞艇部队让俄军闻风丧胆,尼古拉二世对这次战争充满了失望,没想到华俄道胜银行还破产了,引爆了俄国的经融危机,物价飞涨,工人们纷纷要求涨工资,内忧外患,他更加心烦意乱,召集王公贵族和大臣商议,如何度过眼前这场巨大的危机。

一众大臣不在相互推诿争论不休,却提不出办法来解决问题,财政大臣谢尔盖维特想把手伸向皇室和王公贵族的钱袋子里。让他们凑一些钱财解决目前的危机。但他说话时,仔细观察了满会议室王公权贵们脸上的表情,他们一脸不情愿,让他们出钱像要割他们肉一样。瞒报假账,贪墨成风的沙皇官僚体制实在是腐朽透顶了。这些寄生虫报账时少虚报一些就不错了,要想从这些只知道捞钱的吝啬鬼口袋里往外掏钱。无异于缘木求鱼。他们唯一会出的馊主意,就是向那些穷苦的农民和工人加税,搜刮人民的财产。

但是一亿多沙俄工人农民穷的叮当响了,哪里还有余钱来缴纳日益增加的税种沙皇的老师颇别多诺斯柴夫一直替尼古拉二世协调各种事务。对此一清二楚,他知道今年第二季度帝国财政是何等窘迫,他几乎是以恳求的语气开口道“财政大臣维特大人已经说的很清楚了,诸位应该都要搞清楚,那些贱民,就是一年再多交一倍的税金,也没多少钱。何况现在很多地方的农民和工人已经欠税很严重了。帝国政府可以加税,可是收得上来吗多数工业厂矿主,也消减了工人工资,减轻开支成本。尽力满足帝国军队在远东的军事物资需求。希望大家能明白陛下的的难处,诸位要明白自己的家族,能够拥有如今的荣华富贵,都是殿下的恩赐。我愿意带头捐献10万卢布,你们多少也贡献自己一点自己的家产吧。”

但是颇别多诺斯柴夫这么卖力替沙皇呐喊,在座的王公权贵们却纷纷向沙皇哭穷,什么家里奴仆众多,花销太大各种理由,不愿出钱。尼古拉二世登基之时,以剥削为主旨的资本主义经济制度与腐朽落后的俄国国家制度之间产生了不可克服的矛盾,进而使沙皇俄国国内的贫富差距扩大,大量农民破产工人薪资减了又减,社会矛盾激化,这些王公贵族的日子的确也没以前那么好过了。

在沙皇尼古拉二世的逼迫下,他们这些有钱阶层,一直依附在帝国身上捞钱吸血的权贵们,才象征性掏出了一些钱出来,但这对日益吃紧的沙俄财政来说,只是杯水车薪。

就在沙皇到处准备筹集战备资金时,彼得堡最大的普梯洛夫工厂,开始举行大罢工了,并走上街头游行示威,罢工的起因,是工厂主解雇了四名工人,其中包括工人领袖莫古诺夫,于是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派组织开始登上了历史的舞台,沙俄内部大乱

1712年沙俄的彼得大帝迁都到彼得堡,一直到多年的时间里,圣彼得堡都是俄罗斯文化,政治,经济的中心,又称为俄罗斯的“北方首都”,它拥有上千个工厂,工人20多万人。

如果到苏联时期,别说解雇四个工人,就是四百个四千个,四万个也没问题,因为工会都是接受布尔什维克领导的,只是摆设,欺压工人的工具,但沙俄时期就不同了,沙俄工人工资低廉,养家糊口不说,在摊上各种间接税,在首都生活的工人一旦被解雇,全家生活来源都没有了着落,离饿死也不远了,所以莫古诺夫马上组织本来就不满的工人罢工。

普梯洛夫工厂门口,莫古诺夫组织了五百个罢工工人,和工厂管理者阿莱西-萨夫拉森科和手持铁棍的保安们对峙起来,吵吵闹闹的场面比较混乱。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