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节阅读 44(1 / 2)

加入书签

容他挑挑捡捡,朝廷为什么不直接杀了他听说还要您亲自去传旨,为什么呀”

汝阳王耐心的解释:“唉你也知道,招安方国珍是七王爷出面作的保,方国珍反叛,搞的七王爷丢了面子。若是为父顺利的招降了方国珍,让方国珍为朝廷立下些许功劳,就能为七王爷找回一些面子

咱们家和七王爷家是亲家,同气连枝,一荣共荣,一损俱损呐”

父王提到儿女亲家,赵敏的脸上闪过一丝郁闷,转移话题道:“原来招揽方国珍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让他给我们当炮灰啊”

察罕帖木儿闭上双目,惬意的享受着女儿的按摩:“不错,如今的南方的反贼越来越多,除了明教的几股势力,今年又跳出了一个张士诚,一路攻城拔寨,势头颇为勇猛。

朝廷之所以招安方国珍,是因为这方国珍与明教不同,他是当前最有可能被拉拢的力量

明教的反叛军,才是朝廷的心腹大患,正是因为明教到处作乱,全国各地烽烟四起,搞的朝廷的兵力见拙,我们需要方国珍这样的炮灰,替我们剿灭其它的反贼。”

赵敏接着问道:“以女儿看来,那个方国珍就算被招安,也不会轻易接受朝廷的派遣。”

察罕帖木儿嘿嘿一笑道:“为父也是这么想的,朝廷派为父执行此事,为的就是这一点。

为父既然亲自出马,就由不得方国珍阴奉阳违若是他愿意为大元出力,为父自然不会亏待他,若是他执迷不悟,继续拿着朝廷当傻子,为父就拿他开刀,杀鸡儆猴。”

说道这里,察罕帖木儿突然想到了什么,接着问道:“丫头,你问的这么仔细,究竟打的是什么主意”

赵敏从父王的背后转到父王的面前,蹲在父王的一侧,抓着父王的大手,作出一幅可怜兮兮的样子,道:

“父王这一去,定要好久才能回来,女儿不想和父王分别,父王带着女儿一起去吧”

察罕帖木儿虽然知道宝贝女儿装模作样,还是不忍心直接拒绝,温和的劝道:“丫头,这行军打仗,是不能带着家属的,否则的话,如何严肃军纪,不成啊”

赵敏何等聪明,父王的语气不是很坚决,这就代表着有门啊

“父王,女儿一身的武艺,十个士兵也不是女儿的对手,女人可以穿上亲兵的衣服,扮成父王的亲兵,贴身保护父王,好不好,好不好嘛再说,你事先都答应了”

元人对于军中有女人的事,并不像汉人哪样忌讳,带着小妾上战场的将军比比皆是。

察罕帖木儿实在抵挡不了赵敏的撒娇大法,点点头同意了赵敏的要求。

周鼎和张三丰刚刚坐船抵达大都的码头,赫然发现:码头已被戒严,好多的船只被朝廷征用

不多时,汝阳王带着大队人马来到了码头。

小世界的剧情人物,跟电视剧中的演员有八分相似,所以,周鼎远远的就认出了玄冥二老,阿大、阿二、阿三,以及汝阳王。

至于汝阳王身边那个白皙活泼的小兵,正是四大女主之一的敏敏帖木儿

周鼎面带笑意的对张三丰道:“真是瞌睡来了送枕头啊汝阳王莫非知道我们要抢金刚门的东西,所以给我们提供机会”

张三丰并没有陪着周鼎胡扯,道:“汝阳王这支人马坐船出行,应该是要出远门,八成是要上南方剿匪”

周鼎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咱们跟上去,伺机行动吧“

第七十七章:偷袭、偷袭两千四加更

方国珍的反元大旗虽然举的早,可惜为人反反复复,各地反王对他的印象很差。

这个时期的方国珍,大约三十五岁,体白面黑,力赛奔马,身材高大,雄毅不凡,家中兄弟五人,世代以海上行船贩盐为业。

五年前,有恶邻状告方国珍通匪,年仅三十的方国珍,带领四个兄弟屠杀了告状的邻居,逃亡海上。

那时候,海上常有海盗作乱,堵塞船路,抢掠过往的商船,骚扰沿岸的百姓

元朝以优厚的待遇招募青壮剿灭海盗,无数穷苦的百姓纷纷响应。

怎奈元朝的官场贪腐成风,这些响应招募、立下功劳、流血受伤、甚至丢命的壮士,久久得不到应有的赏赐。

相反,那些当过海盗的人,只要肯出钱贿赂官府,就会被朝廷招抚,甚至得到官职,出的钱越多,得到的官越大。

慢慢的,原来那些参与过剿灭海盗的青壮,对哪些奖赏彻底的死了心,很多人开始羡慕哪些当过强盗的人。

方国珍的叛乱,正好赶了这个时候,反元大旗一展,投奔着络绎不绝,追随他的人日益增多,方国珍的队伍越来越大。

不久之后,方国珍的队伍达到了数千人数千人怎么养活只有三个字:当海盗

自此,方国珍率领几千海盗阻塞海路,抢劫过往船只,肆虐沿海地带,成了附近最大的海盗势力。

台州行省参政朵儿只班出军征讨,怎奈,元人不善水战,参政朵儿大败亏输,被方国珍活捉。

为求活命,朵儿只班接受了方国珍的条件,上奏元朝,授命方国珍为定海尉。

有了官身的方国珍,势力发展的更是迅猛,第二年,野心膨胀的方国珍,出兵攻占了温州。

这是方国珍第一次正式举旗反元,比刘福通、徐寿辉早了两三年,比郭子兴,朱元璋早了四年。如果没有后期的反反复复,也算是反元义军中的前辈。

可惜,方国珍此人唯利是图,降了又叛,叛了又降,注定成就有限。

攻占温州之后,朝廷以孛罗帖木儿为行省左丞,督军前往征讨,孛罗帖木儿自大轻敌,走了朵儿只班的老路,被方国珍活捉。

孛罗帖木儿虽然废物,但是他有一个好爹:答失八都鲁。

答失八都鲁蒙祖上的庇荫,三亲六故遍布朝野,怎么能让自己的儿子丢了性命,于是乎,不惜一切代价上下活动,要保儿子活命

元顺帝迫于压力,派大司农达识帖睦迩招降方国珍,方国珍再一次归顺了元朝

不久,汝南、颍川等地有义军作乱,元朝需要一支水师防守长江,朝廷选不出精通水战的大将,这时候,有人举荐了当过海盗的方国珍

元朝下旨:方国珍率部防守长江。

按理说,方国珍算是升职了。

但是,方国珍生性多疑,认为元朝调动他进入长江,是要谋害于他,于是乎,方国珍又一次反叛,诱杀了台州路达鲁花赤泰不华,再一次逃亡入海。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享受过荣华富贵的方国珍,无法忍受海上荒芜枯燥的生活,思虑良久之后,派人潜至京城,秘密贿赂当朝权贵七王爷,想再一次被元朝招降

恰好这个时期,元朝被各路乱军搅的焦头烂额,元顺帝卖了七王爷一个面子,同意再次招降方国珍,并授方国珍为徽州路治中。

方国珍并不满意,他心里清楚:元朝之所以容忍他降了又叛,叛了又降,正是忌惮他麾下纵横水路的兵马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