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节阅读 99(1 / 2)

加入书签

反正闲着也是闲着,周鼎想要看一看;逍遥子呆在少林,究竟是为什么

逍遥子的武功冠绝天下,因此,他来少林寺的目的,不会是为了武功绝学。

周鼎想了许久,想到了两个字:寿命

逍遥子离开逍遥派的时候,想必已经有二百几十岁,对于武侠世界来说,二百几十岁,已经到了极限。

大限将至,逍遥子又不想死,所以,他呆在少林寺,多半是因为少林寺有延寿续命之法。

第一天夜里,周鼎透过窗户,只能看到:逍遥子坐在新收的两个徒弟慕容博、萧远山面前念经,距离太远了,周鼎只能看到逍遥子的嘴巴一张一合,根本不知道他们念的是啥。

周鼎不敢靠的太紧,先天强者的感觉太敏锐,若是靠的太紧,必会被逍遥子察觉。

周鼎不知道的是:逍遥子已经有了被窥视的感觉

不过,逍遥子的耳朵能够听到千米之内的所有动静,他在千米之内没有觉窥视自己的人。

至于千米以外,逍遥子不认为有人能在千米之外窥视自己。他不知道这个世界有望远镜这个东西,别说一千米,一万米以外照样窥视。

三师徒坐在一起念经,一坐就是三天三夜。

三天后,师徒三人终于起身,逍遥子吩咐萧远山的第一件事,就是到少林寺外,赶走了跪地尽孝的萧锋。

周鼎从萧远山的眼神中,看到了对逍遥子狂热的崇拜,以及对萧峰的偶然流露的冷漠。

这绝壁的不正常,妥妥的是被洗脑了

第四天,逍遥子开始扫地僧的工作,拿着他的扫把,四处打扫。

周鼎默默的观察,渐渐的现了一个问题:

逍遥子每次扫到佛像跟前的时候,都会把手掌按在佛像的身上,然后闭目养神。

旁边经过的和尚,还以为他对佛像有多么虔诚。

然而周鼎清楚,绝不是这样

究竟是为什么呢

周鼎想不通,神念沟通系统:“系统,你来给我分析分析,逍遥子究竟在干什么”

第一八六章:李秋水的刁难

系统分析:逍遥子在少林寺当扫地僧,竟是为了吸收佛像中的香火愿力。

或者是因为世界法则排斥神修,或者是因为逍遥子没有神修的修炼法门,九成九九的香火愿力,都被他浪费掉了。

逍遥子收服慕容博和萧远山,想必就是意识到了浪费的问题,所以他才会收服二人,目的是把二人培养成自己的信徒。

周鼎甚至怀疑;三十年前,逍遥子已经为收服二人,在二人的观看的功法中布置了暗手,否则的话,萧远山和慕容复这两个顶级强者,岂能轻易的被逍遥子洗脑

解开了心中的疑惑,周鼎对逍遥子失去了兴趣。

周鼎心里清楚;逍遥子的打算必定不会成功,否则,出现神修的天龙世界,不可能被列为高武世界

虽然周鼎对逍遥子的天长地久不老长青功很感兴趣,但是他有自知之明;现在的无崖子不是他能够对付的,且让无崖子自生自灭吧

擂鼓山距离少室山并不远,既然来了,周鼎、阿紫、木婉清总要拜会一下师傅,三日后,周鼎仨人来到擂鼓山。

三人见礼完毕,阿紫欢欢喜喜的跑到无崖子处撒娇卖萌,顺便请教武学上的疑问。

木婉清走到她的师傅巫行云身边,师徒二人相谈甚欢。

而周鼎和李秋水,自然而然的成了交谈的对象

李秋水似笑非笑的看着周鼎,道:“师侄真是大手笔,一出手就掀翻了吐蕃,不知你下一步有何打算”

“自然是肃清国内的反对势力,富民强国,让百姓过上好日子”周鼎如此回道。

“然后呢”李秋水对于周鼎的答案并不满意

周鼎心道:这女人是什么意思是要我摊牌吗摊牌就摊牌吧,反正早晚都要走这一步,顺便看看她是什么态度

“待炎黄帝国国富民强,便要一统天下,让整个天下的百姓,都生活在政治清明的环境下,过上富足安定的日子”

周鼎此话一处,阿紫停止了撒娇卖萌,满脸崇拜的望着周鼎。

木婉清停止跟巫行云说话,目光深情的望着周鼎。

无崖子颌拂须,不置可否的看向周鼎。

巫行云一脸笑意,给周鼎飘来一个加油的眼神。

李秋水满脸寒霜,语气冰冷的道:“师侄想要一统天下,第一个要对付的,就是西夏吧你莫非不知道,西夏是师叔的地盘吗”

周鼎郑重的道:“师叔,西夏跟师叔没有多大的关系吧”

“胡说八道”李秋水冷冷的道:“大夏的皇帝是我的儿子,怎么会没有关系”

周鼎微微一笑:“据师侄所知,大夏皇帝的身体状况堪忧,这位皇帝只有一个女儿,待皇帝归天之后,西夏不可能让这个女儿继位,那时候,西夏和师叔还有什么关系”

“哼”李秋水不悦的道:“那也不能白白的便宜你吧”

周鼎淡淡一笑,从天下大势开始,忽悠道:“师叔,就算师侄不取,大夏也会被别国吞并

大辽国矗立于大夏的东北,其国力之盛,为当今之最,辽国皇帝耶律洪基,年富力强,雄心勃勃,耶律洪基也不会放过大夏这块肥肉。”

李秋水道:“我大夏与宋室有共抗大辽的盟约,难道大辽还能胜过宋、夏合力”

周鼎心道:就怕你不听,不怕你辩驳

微微一笑,道:“师叔大谬矣宋室跟大夏结盟的人,乃是高太后,如今高太后已死,宋帝赵煦亲政,赵熙亲政,代表着这份盟约作废”

“哼,大宋以孝治国,赵熙岂能公然撕毁高太后的签订的盟约”

周鼎回道:“以孝治国自然不错,不过这个孝,有时候也要有取舍,比如对父亲孝,或者是对母亲孝”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