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节阅读 282(1 / 2)

加入书签

你是封神正使,师伯不能找你算账,他的怒气不得全撒到我身上

这种傻事,我可不干

杨戬不想杀土行孙,自然要设法送他走。

他拖着土行孙来到院中,装模作样的将土行孙摁到地上,用脚踩住,起身拔刀。

土行孙落地以后,立刻遁入地下,逃之夭夭。

姜子牙骂了杨戬一通,并且表示:土行孙在你的手里逃了,你就要负责给我抓回来。

杨戬无奈,只好赶赴夹龙山,通知惧留孙。

惧留孙知道土行孙的事么

自然知道

知道以后,他不仅没有阻拦,反而把自己的捆仙绳放到了易盗之处,任由土行孙顺走。

他为什么这么做呢

十二金仙被削掉了三花五气后,燃灯便告诉了惧留孙等四人,若他们愿意改投佛教,佛教可以帮他们恢复法力。

惧留孙第一个同意了加入佛教。

佛门的资源也是有限的,惧留孙既然要加入佛门,自然想要得到更多的资源。

想要得到更多的资源,就得显示自己的重要性,就得让佛门知道,自己比其他师兄弟强。

恰好,申公豹来忽悠土行孙,惧留孙将计就计,让土行孙加入了殷商阵营、

土行孙没有辜负他的希望,屡胜阐教三代弟子。

有的朋友问了:土行孙这么做有用么

有用

燃灯带着四个金仙加入佛教,唯独惧留孙成了佛,何故

因为惧留孙先进入了佛门二圣的视线。

一步晚,步步迟,慈航、文殊、普贤三人就因为晚了这一步,慈航只能当观音菩萨,文殊只能当文殊菩萨,普贤只能当普贤菩萨,即便他们三人深受如来重用,依然只是个菩萨,再也赶不上惧留孙的脚步。

土行孙已经证明了自己的价值,让他继续呆在殷商阵营,也就没有了太大的用处,杨戬来请惧留孙出山,惧留孙顺手推舟,跟着杨戬来到了西岐、

土行孙阵前叫战,杨戬出战。

仇人见面,分外眼红,土行孙当即使出了捆仙绳。

这个时候,惧留孙出手了,捆仙绳是惧留孙的法宝,自然更听惧留孙的话,于是乎,捆仙绳回到了惧留孙的手里。

土行孙看到师父,大吃一惊,想要遁地逃走。

他的一身法术乃惧留孙所传,惧留孙自然知道破解的办法

惧留孙一指大地:化土成钢

土行孙遁地失败,被杨戬所擒。

姜子牙指挥大军,趁胜掩杀,打破殷商大军,杨戬又趁乱救会了哪咤和龙须虎。

西岐相府

土行孙连败姜子牙数阵,更擒拿了姜子牙的徒弟,姜子牙感到很没有面子,他想以助纣为虐的名义,斩杀土行孙。

惧留孙就这一个徒弟,焉能看着他被杀,于是乎,他编出了一个理由:土行孙和邓婵玉有一段天注定的姻缘,他加入殷商阵营,乃是天数。

另外,土行孙已经归降了西岐,只要他成了邓九公的女婿,纣王定不会饶了邓九公,届时,邓九公不战自溃。

原著中,邓九公和邓婵玉确实是这样的下场。

只不过,这个世界多了一个周鼎,他焉能看着自己的女人被土行孙掳走

有鉴于邓九公和玉儿的剧情已经进行的不离十,周鼎来到了殷商大营。

土行孙被擒,邓九公新败,正在为难之际,忽闻牛逼的女婿来到,顿时大喜:有了女婿相助,小小的西岐何足道载

第563章:周鼎的办法

西岐城外,殷商大营。

周鼎、妲己、邓婵玉、邓九公四人,同坐在大帐之中,久久无语。

为何出现了这样的局面

只因为,邓九公满心欢喜的以为周鼎会帮他大破西岐,周鼎却没有同意,不仅没有同意,周鼎还提出:要邓九公放弃凡间的一切,离开殷商大营。

邓九公当即炸了毛,说了一大堆的为臣之道,郑重的表示:即便死在这里,我也不会放弃属于自己的责任。

周鼎没想到邓九公这么倔,他请邓婵玉和妲己来做邓九公的思想工作,依然没能做通。

没做通就没做通吧,邓九公即便死了,最后也会封神,周鼎打算带着邓婵玉和妲己离开。

谁曾想,邓婵玉这里又出了岔子,她坚决表示:要与父亲共存亡。

这一下,周鼎坐腊了

若把邓婵玉留在这里,邓婵玉迟早会变成土行孙的老婆。

若他留在这里帮助邓婵玉,人、阐二教的圣人,迟早会找上门来,彼时,很难全身而退

众人谁也不能说服谁,一时之间,大帐内陷入一片寂静。

良久之后,周鼎开口道:“我有一个折中的主意。”

邓婵玉急忙询问道:“什么主意”邓婵玉非常清楚:周大哥带她们父女离开,是为她们父女着想。

同时,她也清楚父亲为什么不愿意离开。

心爱的男人和疼爱的父亲出现了分歧,最难受的人,是夹在中间的邓婵玉。

邓九公抬头望向周鼎,目光中多了一丝期盼,他也不希望女儿为难,若是有折中的办法,自然是最好不过。

周鼎心念一动,身前出现了两只傀儡,周鼎随手一指男傀儡,喝一声:“变”男傀儡变成了邓九公的模样,又一指女傀儡,女傀儡变成了邓婵玉的模样。

邓九公皱眉微微一思,恍然道:“贤婿,你的意思是”说话的同时,指了指傀儡,接着又指了指自己,等待着周鼎的回答。

周鼎虽没有正式迎娶邓婵玉,但两人的关系已经确定,是以,邓九公这声“贤婿”叫的甚是自然。

周鼎点了点头:“这两句傀儡都有真仙的修为,我打算让他们代替你们坐镇此处。”

邓九公摇了摇头:“贤婿,傀儡毕竟是傀儡,单打独斗或许可以,然我身为一军之主,最重要的事务是调兵遣将、排军布阵,这样的事务,他们焉能代替”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