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476(2 / 2)
俄军虽然不甘心,但在援军没有抵达前,物资不足的情况下,只能暂时作罢。
英俄两国是约定好同时攻击中华帝国的,在俄军起进攻后,英军也集中了在印度的二十万英军以及五十万印度军队。
自从中华帝国在印度接连搞了几次大规模起义后,英军就加强了对印度的控制力度,驻军一直保持在二十万的规模,也展了上百万对大英帝国死忠的印度军队,为的就是在对华开战时,能够跟中华帝国一较高下。
直到日本联合舰队被消灭那一刻,英国人才明白中华帝国此前为何故意在科威特、印度非军事区挑事,原来是早有预谋。如果不是美利坚突然决定偷袭珍珠港,恐怕大英帝国在战略上输的会更惨。
所以,作为大英帝国的相,罗斯不得不采取先制人的攻击,如果让中华帝国先出兵,恐怕英属印度将四面楚歌。
英属印度左面是孟加拉,那已经在上次中英战争中割让给了中华帝国,如今中华帝国在那里驻扎着军队,随时可以入侵英属印度。
印度的南面是斯里兰卡,也在几年前因为大英帝国的不抵抗政策而拱手让给了中华帝国。如今那里已经被中华帝国打造成进攻印度次大6的桥头堡。
而印度的北面则是巍峨的喜马拉雅山,中华帝国居高临下,在上面修建了大量的要塞防御工事,给印度英军带来巨大军事压力。
同样在印度西面,中华帝国亦可以从艾乌罕阿富汗出兵,给印度造成威胁。
可以说,英属印度四面被中华帝国包围,所以英军如果被动防御只能更糟糕,于是也主动出击。
可惜,令英军崩溃的是,中华帝手中拥有最先进的步枪、重机枪和火炮,却只守不攻,害得英印军队只能不停的进攻,除了留下一堆堆尸体之外,没有任何收获。
一开始,中华帝方将领们对于这种只守不攻的战术很是反感,他们认为强大的中华帝国神策军,应该杀出去,在正面战场上把英俄军队打得屁滚尿流。
可是,当他们看到每天的战果之后,他们渐渐明白了。
不论是俄军还是英印军队,他们作为攻方,每一次大规模进攻都付出成千上万士兵的性命,反观中华帝国守军,手握先进武器装备,依托坚固防御工事,伤亡却非常小,每打死一千俄军或者一千英印士兵,中华帝才会牺牲一名战士,这种战损比例,如果中华帝主动出击的话,绝对达不到的。
看到了问题的关键,中华帝方的将领们顿时喜笑开颜,他们明白,英俄军队损失惨重,当达到一定伤亡规模后,当英俄军队对胜利不抱有幻想之时,就是中华帝国神策军反击之时。
朝堂上,李卫国对于西线战场的情况根本不用太操心,除非英俄军队能够早日拿出坦克这种武器,否则他们根本无法突破用铁丝网、堑壕、地镭、机枪碉堡、炮兵阵地组成的中华帝防御阵地。
中华帝只需要在西线部署五十万大军,就足以挡住英俄军队的猛烈攻势,腾出更多的军队,用于东线战场。
此刻,李卫国一方面担心中美海战情况,一方面把目光放在了阿拉斯加、罗德岛、基韦斯特三个地方。
阿拉斯加是中华帝国在北面大6的立足点,直面英属加拿大。
此时的阿拉斯加,已经集结了五十万中华帝国神策军,他们将对加拿大起进攻,一路杀到美利坚。
罗德岛,是李卫国多年前就给美利坚埋下的钉子,卡在美利坚的咽喉。为此,李卫国把石达开调到罗德岛担任总督,为的就是在战争打响后,死死的拖住美利坚大军的攻势。
至于基韦斯特,也能起到牵制美利坚军队的作用,不过比起罗德岛就差了很多。
透过皇宫窗户,穿透天空,跨越太平洋和美洲大6,李卫国似乎已经看到了罗德岛上空的硝烟,似乎听到了隆隆的炮声。
正文 第503章 令美军吐血的罗德岛
罗德岛,注定成为血腥之地。
炮火把海湾内的水炸得沸腾,把岛上的花草树木烧焦,甚至能把一些脆弱的石头烧化掉,但却不能把坚守在这里的五万中华帝国神策军将士们的脊梁烧断。
在石达开总督的指挥下,五万中华帝国神策军将士们,依托坚固要塞进行防御,打退了美军一次又一次的凶猛冲锋。
美陆军司令迈尔斯亲自督战,调集五十个步兵师围攻罗德岛,每个师配备30门75毫米步兵炮和6门155毫米重榴弹炮。
尽管美军因为财政吃紧没有装备5毫米这种中型火炮,但集中1500门75毫米炮和300门155毫米重榴弹炮,用来进攻罗德岛似乎已经足够用了。再加上二十多艘老式战列舰、装甲巡航舰的火力,应该直接炸平罗德岛才对。
只是,令迈尔斯愤怒的是,罗德岛要塞防御工事布置的强大而隐秘,此前他得到的情报是罗德岛上最大口径的要塞火炮只有305毫米,可是当美军战列舰驶入纽波特湾时,却遭到了位于纽波特要塞的15英寸381毫米要塞火炮的攻击,美舰阿拉巴马号战列舰被一炮打沉。
要知道,那可是25000吨的战列舰啊,虽然有点老,已经是1882年的旧舰,但也是拥有300多毫米厚的装甲防护,竟然被一炮击沉,令准备从海上发起进攻的美海军舰队吓得屁滚尿流,直接掉头逃命。
由于美利坚海军主力舰队都调往太平洋,划归杜威指挥去偷袭珍珠港了,所以留在美利坚东海岸的美海军舰队,最大吨位最强防护最大火力就只有老掉牙的印第安纳级战列舰了。
因此,阿拉巴马号战列舰的沉没,无疑吓坏了美军小盆友们,令他们产生的怯战心理。
迈尔斯将军数了数15英寸要塞炮的数量,发现整个罗德岛上竟然一共有座之多,每座炮台上都是三联装炮塔,这分明就是直接把15英寸的海军舰载主炮塔直接搬到了陆地上。
事实正是如此,随着中华帝国海军开工建设雷神级战列舰,之后的的暴怒级战列舰,冰洋级战列舰,都是搭载406毫米16英寸主炮了,381毫米15英寸的主炮不再需要,而中华帝国国内的几家造船厂误判了朝廷和海军的舰炮需求,生产了一大批381毫米主炮炮管,结果积压在手卖不出去了。
为此,几大造船厂决定向陆军求援,听说陆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