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节阅读 287(2 / 2)

加入书签

俄罗斯的一个政府官员用有些揶揄的口吻说:“可是现在卢尔人找到了他们的真神,哦,确切的是,是真神的使者,在神使的带领下,消灭一切魔鬼。您看,连拜火教的圣典,都证明了,地狱之门附近非常适合卢尔人生活呢。”

另外几个俄罗斯官员也忍不住的摇头微笑起来,苏铭成为卢尔人的神使,是掩盖不住的秘密,在文明社会的眼里,这件事说的好听点,是个美丽的误会,说的难听点,就是个愚昧的笑话。

除了卢尔人自己,没人真把苏铭这个身份当一回事,甚至连亲身和见证过苏铭通过种种考验,并且和他一起突围的柳德米拉,也没有真的以为苏铭有什么神奇力量。在柳德米拉看来,苏铭无非是各方面能力都很不错,而且运气特别好而已。

在场的基本都是俄罗斯方面的人,人多多少少都有些劣根性,在涉及双方利益的争论时,俄罗斯政府官员的屁股不约而同的坐到了一起。

苏铭脸色如常,没有说话,在一片笑声中,目光平静的望着弗拉基米尔总统。这位大佬才是真正能做得了主的话事人,其他的老毛子,尽管笑吧,笑掉大牙也就是一群布景板而已。

弗拉基米尔脸色微微一沉,虽然不是正规的外交场合,可用嘲笑另外一个民族的宗教信仰是非常不礼貌的,何况面前坐着的这个年轻人,刚刚被他赠予俄罗斯人民的朋友称号。

“我们会在科拉半岛做好基建工作,房屋、水电、天燃气等必须的生活措施,并且为卢尔人提供必须的生产生活资料”

弗拉基米尔语气平缓,但语速很快的说出了俄罗斯政府可以给予的一系列帮助,甚至连持枪、语言这类细节都想到了,最后道:“总体上来说,和半岛上的其他土著部族等同对待,在不违法俄罗斯宪法的情况下,给予充分的自治。但作为交换条件,卢尔人的居住地点不能变化,并且必须加入俄罗斯国籍。而且必须保证,五十年之内,卢尔部族不得搬离半岛的居住地。”

“希望贵国可以加快建设速度。”

讨价还价完成,苏铭站起身,向弗拉基米尔总统点头微笑:“恭喜俄罗斯,又多了一个新的民族。”

“同样恭喜你们华夏国,当然,还有苏先生你本人,在景色宜人的半岛上,有了一片度假的夏宫。”弗拉基米尔总统道。

成功人士都很忙,弗拉基米尔是这样,苏铭也不例外。小会议室商定了大方向之后,总统先生就起身离开,返回莫斯科处理政务去了,苏铭则留下来和具体负责移民的官员,敲定具体的细节,签订协约。

这段时间内,两千多卢尔人,终于离开了他们世世代代生活的家园,从战火连绵的伊拉克,分批乘坐俄罗斯运输机,直接飞抵科拉半岛,从北方舰队的军用机场降落,来到他们的新家,半岛北部的驯鹿湾。

从地图上看,在俄罗斯最北方的科拉半岛只是俄罗斯广袤国土的一小部分,十万平方公里的面积,和华夏小一些的内陆省差不多大,半岛的最北部,临海的一个小三角形区域就是驯鹿湾。

从名字上就能看出来,驯鹿湾盛产驯鹿,这种圣诞老人的坐骑,在驯鹿湾的松叶林中时常有出没。

由于没有进行现代化的捕杀和开发,驯鹿的数量非常多,仅仅靠着半岛本地居民和北方舰队偶尔去打猎,猎杀的速度根本赶不上驯鹿群自身的繁衍速度,以至于有些鹿满为患的趋势。

驯鹿湾面朝北冰洋,却没有想象中那么寒冷,大概是由于树木众多的缘故,一年有一半的时间,温度都在十度以上,夏天的时候甚至接近二十度,类似于华夏的春秋天,气候宜人,难怪弗拉基米尔说这里将成为苏铭的夏宫。

港湾里河流枝杈众多,大大小小的湖泊星罗密布,不算深的小溪中,时常可见大马哈鱼和三文鱼的踪迹。

苏铭几乎是和最后一批卢尔人同时到达驯鹿湾。

驯鹿湾最大的一片平原上,俄罗斯的施工队正干得热火朝天。

第五百零一章 卢尔人的发展

北方舰队第二工程兵团的旗帜飘扬在驯鹿湾的上空,机械轰鸣,工程团的小伙子们在接到命令的第一时间就赶赴驯鹿湾,帮助卢尔人建设家园。

这也是苏铭和俄罗斯政府谈判取得的成效之一,科拉半岛地处遥远,等到内地的施工单位调集人手物资少说要一两个月时间,几千号卢尔人总不能在荒郊野外当野人,而且军队的工程兵团造出来的房子,谈不上华丽,但是绝对坚固耐用,有些特殊的建筑干脆就是按照军用工事的质量标准。

从小小山坡看下去,一片平原里已经开始挖冻土打地基了,在工地不远处,临时搭建了很多白色的帐篷,供给卢尔人暂时居住。

一队队卢尔人排着队,从俄罗斯政府派出的官员手里,挨个登记户籍,领取生活用品。

很多瘦瘦小小的孩子,在营地帐篷里奔跑嬉闹着。

苏铭走进营地,卢尔人们得知他们的神使来了,顿时在各处都爆发起接二连三的欢呼声,把不远处正在施工的俄罗斯工程兵团吓了一跳。

阿拉义和杵着拐杖的巴塞尔远远的从帐篷里迎接出来,隔着老远就是一副倒头要拜的架势,被苏铭用眼神非常严厉的制止。

“去帐篷里说吧。”苏铭点点头,边走边聊:“大家觉得这里这么样,能不能适应”

卢尔人在伊拉克生活习惯了,忽然来到俄罗斯,生活上肯定有不适应的地方。暂时不适应没什么,苏铭只担心有卢尔人闹事,这就不好了,在俄罗斯的政府看来,卢尔人和自己是一体的,万一卢尔人搞出点什么幺蛾子来,难免引起俄罗斯方面的误会。

“伟大的神使大人,这绝对不可能。正如圣典所说,您带领卢尔人打败了魔鬼,来到了风景如画的天堂,建立起属于卢尔人自己的乐土。卢尔人的心中充满了感恩。”阿拉义说。

阿拉义揭开帐篷,里面立刻传来一股暖意,在气候炎热的伊拉克显得非常不合时宜的火盆,此时却恰到好处。

苏铭走进帐篷,先打量了一下帐篷里的环境,一个临时用木头做成的书架上,摆放着几排老旧的书籍,一个大箱子里整整齐齐的叠放着新衣服,帐篷角落挂着一把步枪,还有一大串红肠。

看起来还不错的样子,苏铭坐在火堆边,双手摊开靠近火焰烤火,笑道:“不要尽挑好听的说,这里有两千多个卢尔人,就有两千多个思考的大脑,总会有各种各样的想法的。”

“您的睿智足以照亮天空”阿拉义在他对面恭恭敬敬的坐下,笑道:“起初的不适应是必然的,不过和我们在伊拉克的聚居地相比,这里的确就是天堂,不用担心被政府强召,也不用面临库尔德人和is的枪炮,孩子们可以健康的成长。”

“而且俄罗斯红肠吃起来非常可口,当然如果只有牛肉的就更好了,我们不吃猪肉。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