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节阅读 245(2 / 2)

加入书签

“杀人罪。”

“所杀何人”

“刘大户。”

“为何杀人”

“亦不知。”

“这就怪了。”刘备疑惑道,“既不知姓名,亦不知因何而杀人,你们审问了没有”

“审过了,也上过大刑了。”衙役恭敬地应道,“不过犯人死活不肯开口。”

刘备又指了指囚车,问道:“那你这又是干什么”

衙役道:“小人将犯人押解示众,就是希望有相熟的人上前指认其来历,不过已经三天了,还没有一人肯上前指认。”

忽有亲信家将上前低声说道:“主公,这犯人所杀刘大户却是曾经送粮与主公的刘年。”

“刘年”刘备蹙眉阴声道,“这刘年仗着曾经送粮与本将,平素胡作非为、横行乡里,本将军早就想治冶他了,只是一时不好下手,没想到竟然被人给杀了不过,这么说起来,这犯人倒是在为民除害了,嗯,有点意思。”

说此一顿,刘备又向那衙役道:“去,把那犯人放了,让他到街边茶楼里见本将军。”

衙役恭声道:“小人遵命。”

片刻后,街边茶楼。

犯人虽然已被打得遍体鳞伤,而且步履蹒跚,不过眉宇间仍是流露出一股卓尔不群的飘逸之姿,进了雅间向刘备长长一揖,朗声道:“草民徐庶,谢过大人活命之恩。”

刘备道:“你叫徐庶”

徐庶道:“正是。”

刘备道:“为何要杀人”

“无他。”徐庶拂了拂衣袖,淡然道,“路见不平而已。”

“好一个路见不平。”刘备击案道,“就凭这句话,便知道先生是位令人敬佩的侠义之士,看来本官没有救错人。”

“大人过誉了,徐某如何当得上侠义之士的美誉。”徐庶说此一顿,忽然反问道,“如果徐某这双眼睛没有看错人的话,将军想必便是帝室之胄,人称以仁慈著称的刘备刘将军吧”

刘备目露异色,颔首道:“正是。”

徐庶伸手将垂落胸前的乱发甩到脑后,淡然问道:“看将军神色抑郁,心绪不宁,可是因为剿贼而烦忧”

刘备起身,向徐庶长长一揖,喟然长叹道:“先生高才,本将军正因此事而心忧不已。请先生教我若先生不弃,愿以军师之位相请”

徐庶冲刘备长长一揖,朗声道:“承蒙将军不弃,愿效犬马之劳。”

。。。。。。。。。。。。。。。。。

幽州黄巾大营,中军大帐。

张宝正就着火光察看地图,贾诩瘦削的身影陪在张宝身后,帐外人影一闪,却是郭图疾步而入,喘息道:“主公,有消息了。”

“哦”张宝凝声道,“快快道来。”

郭图吸了口气,以衣袖拭去额头汗水,说道:“细作回报,驻扎泉州的曹操大军以及大纛俱在,然其本人却早已秘密返回中原,至于至于广陵军却退军进驻邺城。而徐州军、兖州军却不见动静。”

“嗯”张宝点点头,又问道,“刘备呢刘备有什么动静”

郭图道:“刘备军暂无动静,不过据暗卫传回消息,刘备新近拜了一位军师”

“嗯”张宝凝声问道,“何人”

“徐庶。”

“徐庶”

郭图愕然道:“主公何故吃惊”

郭图他们不知道,张宝可是心里知道,徐庶这个人绝对是一名顶级谋士,此人归于刘备另一个重要的信息就是刘备要发迹了。历史上刘备正是以徐庶投奔为起点、经过徐庶推荐诸葛亮而正式崛起。

第四百四十一章 连环计

渤海,刘备临时府邸密室。

微弱的羊油灯难以驱散幽暗,刘备乌黑明亮的眸子掠过一道寒芒,凝声道:“军师,今董卓弄权,霍乱朝纲,天下忠臣义士无不除之而后快。黄巾贼军更是人人得而诛之。关东一十四路皆为此矣。今军师不教我剿贼之策,何以劝备韬光养晦”

“主公身为帝室之胄,理当为国效力。”徐庶深深一拜,复而道,“然如今主公帐下,将不过关、张、赵云,兵不过两千。而西凉董卓猛将如云,兵多如雨,那黄巾张宝更不必多说,最少数十万,主公兵力尚不及贼军二十分之一,敢问主公以何剿贼”

刘备面色阴沉道:“如军师所言,备若不趁势崛起,反倒韬光养晦,岂不是更加落魄”

“非也”徐庶摇摇头,淡然一笑,淡淡的说道,“主公以为一十四路诸侯联军,当真是为国剿贼吗”

“哦”刘备凝声道,“军师何意”

徐庶正襟危坐道:“关东联军齐聚虎牢关,兵力可达三十万。又有无数能臣猛将,却为何在虎牢关一连数月无进展如今更是分兵以击黄巾贼军。虎牢关前的联军竟然后撤三十余里无他,利益不均尔”

“军师之意,各路诸侯皆为利来非是忠心为国”

“不错,袁本初虽四士三公之门之威望,然联军各诸侯皆怀异心,因此将领上下不通,虎牢关一战,拖延数月之久。”徐庶缓缓说道,“主公,退一步讲,就算各路诸侯攻下虎牢,灭掉董卓,凭着主公之势力,如何能在虎狼之中分的分一杯羹”

刘备霍然起身,眉宇间一片阴沉之色,负手于帐中来回踱步,倏忽之间转头凝视徐庶,沉声道:“以军师之意,我军该当如何”

徐庶沉声道:“韬光养晦,向天下人示之以弱”

刘备道:“何处韬光养晦”

“渤海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