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节阅读 139(1 / 2)

加入书签

人员,也不全是血统纯正的华人。

或许这阮思明是顾忌到南峰的身份,也或许是心底还存有良知。但无论是哪一种,在危难关头,愿意挺身而出的行为,都是值得嘉奖的。

因此南峰心下,对他多了几分兴趣与好感。

毕竟在外人看来,南峰他们是绝对弱势。因为南峰加上守卫,只有六个人。而对方,则呼啦啦的来了二十三人。且个个都是毛头小伙子,有的是力气。

只要不傻,就不会站在南峰他们这边。所以阮思明的勇气,值得南峰刮目相看。

可包括阮思明不知道的是,负责南峰安全的守卫,都是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狠角色。且后面还经过千挑万选,才被派到南峰身边,守护他的安全。这手上的功夫,自然不会差了。就是放到军营里,和那些老兵比试比试,也能以一敌十。

对付这些连军营都没进过的小伙子,还能吃亏吗

而且就算没有守卫,南峰一个人,也能脱身。毕竟他也经历过比较残酷、变态的体能训练,自身的功夫,也不会差了。

所以事实上,这些人根本对他们构不成威胁

如果这些人都配了火枪,可能对他们有些麻烦。但也仅仅是有些麻烦而已因为守卫们是全能的,无论体力、智力、反应力,都是大明最顶尖的一批人。论玩枪,个个都是神枪手。

何况他们的枪支,都是走的大明内部通道。性能是大明顶尖,乃至世界顶尖。不比市面上的火燧枪,射程短,连发性差。

只要南峰准许他们开枪,守卫们就能保证。三个呼吸内,对面再无一个站着的人。

不过这就有些太过小题大做了且南峰也想找人问问话,便没有让守卫们拔枪。

但落在那些小伙子眼里,就无形中将南峰他们看轻了。

也是南峰他们都是难民打扮,模样也非常普通。除了体型比常人要粗壮一些,气势要比常人凌厉,也没什么大的差异。

以致看上去,不显山不露水的,很难引起别人的警惕

正在气头上的王符柏,也不知收敛。冲着那劝解的阮思明,破口大骂道:“阮小子,你这个越南仔,竟敢胳膊肘往外拐等我爹来了,非叫他弄死你”。

顿了一下,还嫌不够恶毒,补充道:“不弄死你还少了还得弄死你全家”。

正拦在同行跟前的阮思明,立时身形一颤。

他是一个经历九代中越混血的华人,祖上是明朝末年,在广西主持地方行政的流官。在清兵入关后,就带着家眷,逃亡临近的越南。历经数代繁衍,后人已基本被越人同化。

像他就只会说越南当地方言,不会说汉话。

只是祖上有个规矩,每一代必须选一个男丁,用思明二字做名,为的是让后人记着华人先祖的身份。且在父系无后的情况下,可以从母系中,挑选男丁继承,防止传承断绝。

等传到他这一代,越南国内,年年战事不断。男人都被抓了壮丁,有去无回。所以他就从娘亲那里,继承了思明的名字。

后来越南沦为大明的保护国,大批越人,就漂洋过海,移民被誉为天堂般的大明。华人的血统,也开始变得炙手可热起来。想以前,他没少因华人的渊源,受同龄人的排斥和欺负。

但现在,只要祖上和华人沾上一丁点关系。那申请大明国籍,就变得简便许多。他就在移居大明三个月内,通过了国籍考试,省了针对东亚人的三年等待时限。

他的越南人老爹,还因亲属的关系,获得了国籍考试豁免权。这是大明为混血华人家庭或是华人与其他族群联姻的跨界家庭,推出的政策福利。

具体条件是,只要华人或具有华人血统的移民,获得大明国籍。那他就可以获得一个国籍考试豁免权的名额。子女、父母等直系亲属,都有资格使用。

但子女只包括十岁以上,十二岁以下的青少年,父母只包括五十岁以上,从小文盲的老人。配偶只包括生活不能自理,手脚残疾的成年人。

而他家里,娘死得早,只有三个兄妹和老爹。兄妹们,也都先后通过了大明国籍考试,只有他老爹有些困难,五十好几了,又大字不识一个。记忆力,也不如年轻人。于是连考两次,都没通过。

若是第三次还不通过,就极可能被遣返越南。急得他和兄妹们,整晚都睡不着觉。

好在大明及时出台了国籍法,弄了这个豁免权,解了他的燃煤之急。

如今一家团圆的,在新山镇,生活得很惬意。

所以听到王符柏的威胁,心下就忍不住害怕起来。感谢紫红之懿的打赏,,,

第二百七十四章 柔佛之变七别有隐情

毕竟王符柏的亲爹,是文律乡的乡长。在这里,就跟县官一样,权柄极大。又是老来得子,对这王符柏,就宠得不像话。于是仗着亲爹的官威,王符柏在文律乡作威作福、欺压百姓。

因乡民绝大多数都是柔佛移民,取得大明国籍的更是寥寥。所以对大明刑法也不了解,就更别说维护自己的权益了。

万余乡民,就这样默默忍受着王符柏的欺压。

也是这时代,做官的从来都是高高在上。升斗小民,也屈服惯了。便抱着民不与官斗的想法,不敢吭声。

虽然阮思明考过大明国籍,对相关刑法,也有了解。但这乡长,既不鱼肉百姓,也不中饱私囊。所有事情,都是王符柏在使坏。让他也不知上哪儿说理,用什么说法讨公道。

更何况,自己一大家子都在文律乡讨生活。和乡长作对,岂不是嫌日子到头了

便忍下所有不满,唯唯诺诺的活着。

其实大明从建立到现在,一直在极力倡导官员平民化,努力营造官民鱼水情。

可这时代的官僚习气太重,没个十来年的整治,很难更改过来。所以推行的效果,并不怎么理想。

也就大明本土好些。各海外省,就相对较差。还是和本土隔得远了,执行力就无可避免的弱了。百姓的惯有思想,也难以在短时间,扭转过来。无形中,助长了官僚习气。

而那海外领,因是军管区,官员的权利就比海外省要大。又缺少相应的监督,以权谋私、作威作福等违法事件,就很容易发生。

还是相关体制不完善,让有心人,容易钻空子。

这王符柏,就是仗着他爹的官威,才敢如此欺蛮霸道。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