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节阅读 147(2 / 2)

加入书签

只是瞧见队友们的断臂残肢,他的脸上,立时布满哀伤。可这就是战场在进入军队的第一天起,教官就告诉了他们。一旦成为军人,死亡就是一件再正常不过的事。

也许死的是别人,也许死的是自己。但不管怎样,都不要在战场上,为这种事情悲伤。

所以他赶紧将视线从触目惊心的场上挪开,收住情绪。

不过他忽然间,发现了一门倾斜的大炮。虽然一只脚被炸毁了,但炮架、炮膛,都还算完好。只凭军队中学习的火炮技巧,他就本能的判断出,这门火炮,或许还可以使用。

于是他就紧贴着地面,异常小心的爬向那只残缺的火炮。待靠近了,他的心里也扑通扑通的,跳个不停。

好在场上的视线,都汇聚到山脚下的火枪对决。他所在的地方,又弥漫着淡淡的硝烟。以致没人有闲心,打量这片满是死人的沙土地。

他便简单的检查了一番火炮的各个部位,发现果真还能发射。

不过火炮需要炮弹,否则也发挥不了威力。

气得他蹬了蹬脚,将周边的沙子踢远了一些。却没成想,几颗黑乎乎的东西,立时露了出来。看到这,他简直要大声叫个好字。

因为这是几颗被掩埋在泥土中炮弹。如果不是他蹬脚的时候,弄开了泥土,还真发现不了。这使他很难想象以先前那么强烈的炮火,这几枚炮弹,竟然奇迹般的留了下来。

这可真是瞌睡来了送枕头

便抓紧时间,捞起一枚炮弹,速度极快的塞进火炮中。期间因心下惬意,表现在脸上。以致扯动了脸上的伤势,痛得龇牙咧嘴,倒吸冷气。

再从裤兜中摸出一支打火机

咔擦一声,橘黄色的火苗,瞬时在眼前升起。多亏了大明给每个连级以上的军官,定期配发香烟。否则他也不会随身带着打火机,更不会在这关键时刻,点燃引线。

当撕拉撕拉的燃烧声响起,他露出一排的大白牙,开心的笑了。

下一秒,震耳欲聋的炮火声就猝不及防的响了起来。

刘多福也在第一时间,出现令人难受的耳鸣。但这并不妨碍他的视线

只见那枚炮弹,呈抛物线的姿态,优雅的落入观战的敌军中。且由于之前火炮对准就是敌军的炮兵阵地,所以一落下去,火光就席卷了周边的一切。

更恐怖的轰响,也随着火光一起,响彻天际。整座山,也跟着猛烈的摇动起来。大片沙石抛向天空,又在短时间内,落回地面。刘多福还想多看几眼,但那坡脚的火炮,猛然滑入深坑中。依靠在边上的刘多福,跟着身形不稳,朝着山脚滚去。

正气焰嚣张的柔佛火枪部队,被山上惊天动地的异变,吓了一大跳。也顾不得对面的明军,就大阵向场外奔逃。

这让被压制的明军,缓了口气。但被压着打了这么久,明军也是有脾气的。便七人一队,分批剿灭逃跑的火枪部队。

感谢黄薯、秦汉唐明、静静的书呆、深红色的熊、吃货张某人等书友的推荐票,本来今天是要继续三更的。可家里的事情,实在影响心情。所以请书友们原谅,实在抱歉,没拿出最好的状态,完成三更。

第二百九十二章 内幕

杨感明也在第一时间,将士兵都洒了出去。希望趁敌军大乱之际,大获全胜。

龟缩在山尖的东姑胡王子,则和彭亨国王,相拥着,喜极而泣。要知道,先前明军被挡在山脚时,他和彭亨国王,那急得心都跳到了嗓子眼上。

好在猝不及防的爆炸,替他解了围。

这时山腰上的连环爆炸也进入了尾声。冲天的火光,也暗了下去。被炸得晕头转向的阿占沙,一把推开护着自己的将领。顾不得抹去脸上的黑灰,就冲出硝烟弥漫的战场。

当视线清晰了些,才一眼不眨的瞧着向山腰跑来的明军。

“怎么会怎么会”,他喃喃自语道,觉得自己还活在梦里。

因为就在转眼之前,自己的部队,还占据着显而易见的优势。但突然间,一枚小小的炮弹落了下来,毁了他的一切。

明明那么靠近毕生追求的王位,拥有最无所顾忌的权势。却就在这一瞬间,什么都没了。

以致他一时半会儿,都有些反应不过来。

但对面的明军,却持着火枪,呈半包围状,从山脚漫了上来。

眼见大势已去他的部将们,立即出声劝道:“殿下我们快撤吧再晚就来不及了”。

其他将领,也都声音悲切的劝说着。

可阿占沙还抱着一丝幻想,语气强硬的反驳道:“不不不我们还有士兵还有士兵”。虽然因火炮的爆炸,死伤了千余人。但场上,还有一万多士兵。

部将们闻言,都心下戚戚然。其中一人,顾不得冲撞他,哽咽道:“殿下啊你看看吧军心如此涣散,还怎么和大明打”。

说话时,士兵们像没头没尾的蚂蚁,胡乱逃窜。以致漫山遍野的,都是人。还有士兵为了不引起注意,大张旗鼓的脱下军装,飞快逃跑。

于是在群起效应下,越来越多的士兵,脱下军装,逃之夭夭。一些想阻止的军将,还被一心逃命的士兵,给毫不留情的杀了。使得再没人,敢出声阻拦。

阿占沙看着这一幕,心里既惊又怒。即使骨子里的高傲不允许他认输,但现实面前,他也不得不低头。便狠狠的剜了明军一眼,跟着部将们,向山后撤离。

杨感明也没想全歼柔佛士兵,就任由他们离去。毕竟领长给他的任务是救出柔佛大王子,不是拿下柔佛全境。所以目的达到了,就没必要再为此牺牲人命。

与此同时,新山市的情报司分部。三个情报司的处长,正恭敬的站在张扬、廖青面前。

这次情报司的失职,是怎么都推卸不掉的。张扬和廖青回来,自然要问责。毕竟他们离开后,情报司的事务,基本都是三位处长在负责。这出了事,理所当然的要问问原因。

悠悠的喝了口茶,廖青才不紧不慢的问道:“在暹英交好之前,英属马来殖民地的情报站,一点都没耳闻吗”。作为情报司的最高负责人,他凭着经验,觉察到了不同寻常。

也不知为什么,廖青这副姿态,让三位处长凭白的感觉压力大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