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47(2 / 2)
之后经过几次开会讨论,他才带着深深的黑眼圈,当着所有与会官员的面,公布临行前,对交趾镇的安排。
首先,流民安置事宜,保持不变。各项安民工作,也以原计划进行。伙食供应,则能简则简。只要饿不死人,就足够了。这也是没办法的事粮食就那么多,需要的供应流民,却是原来的数倍。
要想让他们都活下去,只能大家一起饿肚子了。
并且在人手方面,会继续从南洋,调配过来。这让坐在下首的行政官员们,都暗暗的松了口气。毕竟流民与日俱增,负责安置的人手,已紧缺到了极点。
即使南峰来的时候,已带了部分人过来。但和庞大的流民基数相比,仍然杯水车薪。
使得这些行政官们,心里都愁怀了。
现在听到南峰的安排,心下的压力,也就缓解了些许。
南峰倒没理会他们的反应,而是继续安排道:“以南洋领长府的名义,即刻发布悬赏令。但凡将粮食、布匹等物资,运进南洋的商人,无论是大明还是其他国籍,都会获得领长府的重赏。
并且数量越多,规模越大,给予的赏赐,也就越重。最高者,会颁发义商的荣誉勋章。在移民、税收、医疗等方面,都给予相应的优惠。”。
由于受重商主义以及海运的发达,大明的商人,多如牛毛。所以将他们发动起来,确实能为大明解决不少麻烦。再算上其他国家的商人,大明的获益只会更多。
受南洋之战影响的海上航线,也会加快恢复往日的繁荣。
听起来,倒是一举两得。
同时那些从交趾镇返回的商船,也要尽可能的利用起来。让他们,将流民运到南洋。好缓解大明极限运转的运输压力。
这对交趾镇的隐形安全,也有莫大的助力。因为流民聚集之下,很容易出现乱子。若不及时控制事态,就会危及到整个交趾镇的安宁与稳定。
所以其中的凶险,是非常高的。
第二个,则是对清国粮食计划的安排。
根据就近原则,与交趾镇相近的云南广南府、广西府、开化府、临安府、元江府、普洱府、镇沅府,广西的建安府、太平府、南宁府、思恩府,广东的廉州府,都成为必夺之地。
虽然这些地方的粮草,可能没有昆明、桂林等地多。但是这里方便运输,节约了不少运力。且清国对边僻之地的重视,也非常不足。因此清兵回援的可能性,也非常的低。
再加上明军的机动性,那些清兵就是想拖住明军,也很难奏效。这就在先天上,为取粮计划的成功,奠定了保障。
也是弹药供应中断一事,对明军的影响太大了。所以依照当前的存量,只能尽力避免消耗。不然的话,南峰也不愿意更改之前的计划。
不过为了弥补,他将让南海舰队,以及金煞海盗团,前往阿拉伯海、马达加斯加、南非等地,进行劫掠。像塞舌尔群岛、马斯克林群岛等南印度洋的海岛,在很久之前,就是西方国家的贸易中转站。
他们从非洲大陆、亚洲大陆掠夺来的财富,就基本在这里中转。尽管因上次南洋之战和欧洲流感的缘故,这些贸易中转战,都比较冷清。有些,基本陷入了冬眠的状态。
但是西方国家在这里经营日久,是没那么容易放弃的。
所以油水,还是有的对他们下手,也就相对划算。
至于是否顾忌西方国家的报复,那完全不用担心。毕竟他们在流感的侵袭下,很难在短时间,恢复国力。就是正常的社会秩序,都要花费很长时间重建。
因此大明就是抢了他们的,也是敢怒不敢言。
何况大明是以海盗的名义抢的,出了事,也怪不到大明头上。就算有证据,大明不承认就行。
算是在明面上,给他们留了一点余地。
强盗脾性的西方国家,也会明白大明的好意的。
第五百零五章 安排二返回
当然,为避免影响到大明的筹粮计划。下手时,就必须有所筛选。并且也不能一直在这些海岛附近盘桓,以免他国海商,都不敢将粮食运进大明。
那筹粮计划,也会大打折扣。
所以最终的劫掠范围,就放在奥斯曼土耳其境内的阿拉伯半岛、波斯沿海、美索不达米亚平原的两河流域、阿富汗的俾路支地区。
这些地方,和大明没有直接联系。官方的交往,也基本没有过。因此动起手来,完全不用顾忌。
其中俾路支地区,在西方势力势力未涉足阿富汗之前,是属于阿富汗的。后来为了通商和控制阿拉伯海的需要,西方国家让阿富汗将其割让了出来。使得后来,阿富汗成了一个彻头彻尾的内陆国。
如今西方国家还没有大规模进入这里,所以俾路支,还属于阿富汗。和其它地区相比,俾路支的自然环境,相对优渥。除了北部沙漠地区,自然条件比较恶劣外。其它地方,都是很好的农作区。并且借着联通波斯、阿富汗和莫卧尔的便利,这里也成为了传统的商业贸易枢纽。
因此在这里劫掠,也能收获颇丰。
与其相邻的信德地区,也是一块大肥肉。
自被波斯、阿富汗军队,连续劫掠后,这里的统治者,就经常更改变幻。因此未来势力的介入,是非常容易的事情。
不过战乱虽频繁,但这里有着印度河的浇灌,是传统的农作区。
耕种历史,也有上千年之久。
很多底层百姓,就宁愿忍受战乱的影响,也坚持在这里种地种粮。论起油水来,比左边的俾路支还要多。
所以大明的南洋舰队和金煞海盗团,都能在这里大有作为。
夹在红海与波斯湾之间的阿拉伯半岛,则由于当下还没有进入油气时代,所以石油的价值,也没有得到真正的重视。尽管大明,已经开始挖掘油田。但受限于当前的科技条件,对石油的利用率,也不算高。
以致阿拉伯半岛,现在还是一个满是沙子的荒僻贫穷之地。但沿海的也门地区,得益于降水的原因,成了重要的粮食生产地。大明去抢,还是能捞到一点好处。
当然,这里面,还有南峰另一层考虑。
就是尽力在当地破坏,将原住民,大力往北部赶。让阿拉伯半岛的原有社会秩序,遭到毁灭性打击。
毕竟这里是未来最大的油气储藏地,为了后人着想,大明也要尽力拿下这里。
但是这里的宗教环境,太根深蒂固了。想要同化,就非常难。所以只有将原有的社会环境毁去,将原来的族群赶走,将一切宗教圣地烧成废墟,才能构建一个,属于大明的新阿拉伯半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