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69(2 / 2)
迎着众人的目光,赵谷平静一笑:“诸位同胞,告诉你们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
“大人,是什么消息啊”有人问道。
“辽军已经得知大宋北伐的消息了,现在朔州城外就有辽军大军压境,大家高不高兴啊”赵谷问道。
“这种事应该高兴吗”又有人问道。
赵谷点了点头,十分肯定的道:“那是自然,辽国得知燕云十六州被大宋占领,自然不会罢休,早晚都会兴兵来犯,而只要咱们能够趁机将他们打怕了,辽国日后定然没胆子再冒犯我们,你们这些百姓就可以在燕云十六州安居乐业,难道这不该高兴吗”
听他如此说,百姓们皆是笑逐颜开,对即将到来的新生活无比期待。
赵谷这时又道:“照时间算来,此次辽国大军压境,不可能持续太常时间,没准等我们的军队把他们打跑了,你们还能赶上今年的春耕呢”
“真的吗那真是太好了,辽国贵族都被赶跑了,城外有那么多的空地,今年我一定要多种一些。”有人如此说道。
“说的是呀,到时候咱们就再也不愁吃喝了。”另一人道。
“正该如此,只希望辽国大军快点退去吧,我都等不及要过正常日子了。”
赵谷含笑看着激动的众人,没有再说什么,命人将接下来十天的口粮发放给众人后,就下了高台准备离去。
此时,在他的心里,却丝毫不见平静,反而苦笑连连。
辽国得知大宋北伐后,定然会大军压境,这是赵谷早已料到的,他也曾试想过朔州城被围的处境,但如今的结果却大出他的所料。
他没想到的是,弭德超竟然贪功到了这个地步
不过半个月时间而已,他攻下了朔州和寰州还不满足,竟然已经开始进攻云州。
他难道以为这些地方只要一被攻下,就完全成了他的囊中之物
这个蠢货如今已经带着大军到了云州地界,距离朔州城足有两百多里路,等到辽军大军压境,弭德超哪里还救援的及
一旦辽国大军压境,就凭自己手中这一千人马,又能守住朔州城几日
如果朔州城被攻下,西路大军的粮草运送线就会断掉,弭德超手下的四万多将士在没有粮食的情况下,怕是也难逃覆灭的下场。
若按照这种情况发生下去,西路大军的覆灭定然会影响其他三路大军的士气,反倒是辽军会越发士气高涨,恐怕到时将会影响整个北伐
第一百三十九章 大军压境3
北伐的计划是赵谷提出的,作为一名穿越者,他深知燕云十六州对大宋的影响有多深。
可以这么说,若历史上的大宋收回了燕云十六州,就不会出现靖康之耻,而那个名叫元的朝代,没准也不会奴役汉族近百年
而此次因为弭德超的贪功冒进而可能造成的一切影响,皆是因为赵谷不愿意见到历史悲剧的发生,从而在赵普的影响下制定了北伐计划,赵谷想要做一些改变,却没想到反而可能会使情况变得越发糟糕。
试想一下,若此次北伐失败,本就斗志不高的大宋势必会越发消极避战,再加上这次损失了这么多兵马,大宋国力定然下降,那么大宋朝还能像原来的历史那样,维持国祚三百多年吗
若大宋因此而衰败,提前灭亡的话,赵谷岂不就成了民族罪人
这便是他心中苦笑的原因,所谓的偷鸡不成蚀把米,说的就是现在这种情况吧。
心中有对弭德超的厌恶,但赵谷没有谩骂诅咒他,因为那样根本没用,赵谷知道自己现在唯有保住朔州城,才能弥补因为自己的出现而带来的影响。
想要保住朔州,如今自然是难如登天,若赵谷所料不错,辽军和曹玮遭遇后,见到赵谷只带了二百人去解救,肯定马上就能猜到朔州城防守力量薄弱,他们的主帅如果不是脑袋被门夹了,一定会趁机对朔州城发动攻击。
这个世间,最迟也不会超过明天上午。
换句话说,朔州城外最迟明天上午就会迎来辽军的第一次攻击。
正要离开,一个二十来岁的青年人突然走到了赵谷面前,道:“赵大人,你们的防守兵力够吗”
众百姓这时才意识到,若朔州城的宋军挡不住辽国军队,他们的幻想怕是很实现了。
“诸位稍安勿躁。”赵谷摆了摆手,示意众人安静,道:“辽国具体派了多少人过来,目前还未确定,所以我也不好断言,但我可以和你们保证,辽军想要轻易攻下朔州城,没那么容易。”
众百姓听到这话,皆是目露感动之色,但也有人脸上充满了担忧,害怕朔州城被辽军攻破。
年轻人笑道:“这样啊,那不如我们也来帮助你们防守好了。”
深深看了年轻人一眼,赵谷随后就直接离去了,让一种百姓颇有种茫然无措之感。
他实际上是有希望百姓们帮忙防守的意思,但大宋军制十分变态,率臣不得征兆军队,哪怕出征在外死的就剩一个人,最后打了败仗,也决不允许私自招兵,而这个颇有些聪慧的年轻人,正好帮他把心声说了出来。
你大宋朝廷不允许率臣招兵,还能不允许百姓帮助守城吗
百姓们害怕城池被攻破,遭受池鱼之殃,因此拿起武器奋勇反抗,这个官司就算打到紫宸殿上,也是妥妥的没有触犯军规,让人无话可说。
赵谷走后,那个年轻人盯着他的背影看了片刻后,嘴角浮现起一抹笑容,接着对其他百姓道:“诸位,大宋朝廷如此厚待我们,又帮助我们守住我们的家园,大家应该要好好报答他们一下才行,不如咱们就帮助官军守城吧。”
一众百姓皆点了点头,帮助官军守城何尝不是在帮助他们自己守城呢,众百姓不想再过被异族奴役的生意,因此斗志高昂,悍不畏死。
当下,在年轻人的组织下,朔州城内有一万名百姓被挑选了出来,作为帮助防守的后备力量,这一万人都是十几岁到五十几岁的男子,虽然没有上过战场,但也孔武有力,拿起武器照样能打死人。
至于他们的武器嘛,自然不是什么刀枪剑戟,而是各自家中务农用的锄头、铁锹,以及菜刀、斧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