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节阅读 73(1 / 2)

加入书签

公子,不知道老爷子是否同意”

tb gt

第三十二章 简单而又粗暴的理由

张易抬起的脚顿在空中,这绝非秋伊水的声音。

“既然到了,就快些进来吧。”

长弓老爷子的声音从里屋传来。张易缓步进入会客堂,颇为好奇的看向那位圣女。

会客堂的装饰极为简单,却精美异常。那位圣女端坐南侧,给张易的第一印象便是极为高大,女子身着素雅长裙,容貌绝世,颇有些出尘绝世。

只是坐在她旁边的长弓老爷子,看起来比她还要矮半个头。张易可以想象,这名女子站在自己身侧,恐怕跟自己都差不多高,当真有些少见。

除此之外,女子右手旁的桌上放置着一把长剑,头上扎着高冠,若不是她身上的素裙和两座峰峦涌起,张易恐怕会将其当做一个男人。

他暗自思忖:“这女子打着自己故人的名号而来,可自己从未见过普天之下,除了浮云天宫,还有哪处势力的圣女能让长弓府家主以礼相待莫不是道一书院的天下行走”

张易打量圣女的时候,圣女同样也在打量张易,究竟这位长弓府不久前才冒出来的羽公子,有哪点能够吸引院主的青睐她看了几眼张易,便低下头去,实在看不出有哪些特别。

张易嬉皮笑脸坐在离门口最近的一张椅子上,侍立在侧的侍女赶忙送上了茶水。他端起茶杯,抿了一口,微笑望向圣女和老爷子,一言不发。

长弓老爷子嘿嘿一笑:“圣女切莫见怪,羽儿就是这样一副德性。方才您说院主想亲自见羽儿,不知是哪位院主”

圣女微微摆手,道:“有关院主的事情,长弓府主恐怕还没有资格知道。不过府主不用担心此事的真伪,院主已将书意令交予我,让我见到羽公子时,将它赠送给公子。”

“书意令”

饶是以长弓老爷子的身份,听闻书意令三个字,都忍不住站了起来,他喃喃道:“百年以来,除了三十年前的三俊才子,恐怕没有人再值得书院送出书意令了吧”

圣女脸色微变。

老爷子赶忙道:“圣女切莫见怪,老朽只是觉得事发突然,不是故意唐突书院。”

“府主不用自责,三俊才子李三思的确天纵奇才,院主对三十年前送出书意令并无后悔,只是整个天下都没人想到,他会拒绝。”圣女微微摇头,再度恢复一副云淡风轻的样子。

张易有些迷糊,他熟读古籍经卷,也没有听过“书意令”三个字。但他已经可以确定,这位圣女恐怕就是道一书院当今的天下行走,地位甚至在秋伊水之上。

七大势力,三大皇朝,实力自然有强有弱。

道一书院盘踞大周皇朝内部,天下八成读书人心目中的圣地,文道修行者都仰仗春秋圣书吸收文运,参加科举。在大周百姓心目中,自然比农圣遗留的浮云天宫高上那么一个档次。

只不过,当今天子设立国子监,要将天下进士一网打尽,道一书院的地位必然会一落千丈。这件事情虽不是一朝一夕之事,大周朝廷和浮云天宫必然乐见其成。

“羽儿,还不快谢过圣女,接下书意令。”

长弓老爷子将张易从沉思中惊醒,他放下茶杯,站起身来,走到圣女身前,咧嘴笑道:“敢问圣女从何处来,书意令又是何物”

“羽公子即便不如三十年前的三俊才子那般天资聪颖,我从何处来这种问题想必你早就能猜到了。”圣女说话的语气不似她表现的这般云淡风轻,她转过头望向长弓老爷子,“至于书意令,便请府主帮忙解释一番。”

长弓老爷子自然十分乐意,飞快的为张易讲解了关于书意令的用途。

道一书院有三大院,一院一院主。

每位院主,只有一枚书意令。

书意令只有两种作用,其一,代替院主执行命令;其二,便是某位院主为自己选定的继承人。也就是说,得书意令者,地位仅在三大院主和天下行走之下,甚至能跟豪门家主平起平坐。

“原来如此,这书意令听起来的确很厉害。”

张易听完老爷子的话,不自觉的点了点头。

端坐一旁的圣女嘴角微微勾勒出一抹笑容,一万年来,除了那位三俊才子李三思,还没有人能拒绝书意令的诱惑。只是她嘴角的笑容还没勾勒完毕,便听到身前那位年轻男子开口道:“但是,我不会接受书意令。”

“为什么”一直云淡风轻的圣女终是忍不住了,站起身来,厉声问道。

张易摆了摆手,道:“没有为什么,我方才听老爷子跟你聊起三俊才子。我自认不比他天赋差,既然他都已经拒绝书意令,我为什么要接受呢”

这个理由很简单,亦很粗暴。

以至于高高在上的道一书院圣女,许久都没能说出一句话来反驳。

就连历经沧桑,见过不少大世面的豪门家主长弓老爷子都愣在原地。

张易谢过圣女和道一书院的青睐,转身离开会客堂。

“大周天子上位后便以铁血之姿横扫敌人,包括张府在内的诸多豪门,恐怕大多都卯足了力气,最终都落得凋败的下场。如今朝廷创立国子监,欲将天下进士收归囊中,向来高高在上恐怕都有些忍不住了。”

“道一书院要想向朝廷发难,自然要找个不错的理由。继承者,嗯,十三皇子之子李七夜,长弓大儒后裔的我,的确都是不错的选择。看来,道一书院早就打上了我的主意,知晓我的身份。”

“其实这些事情都不难想到,关键就看我是否能够抵御诱惑。我不过做出几首镇国文章罢了,道一书院怎么会屈尊降贵拟定我做院主的继承者,这点自知之明我还是有的。”

“道一书院三位院主恐怕都是大贤中的佼佼者,春秋书能够纵观过去,他们掌握其中的一两处妙用,知道自己的身份,的确说的过去。不过,那位高大异常的圣女好像并不知道我的身份。”

张易回到房间,脑海中将方才的事情过了几遍,他越发觉得自己的猜测接近事实。

“如此便不用多想了,我要赶快离开太安城,返回白马书院,将赤龙血砚和石碑取到手中。然后就想尽办法,加快淬炼心房。”

长弓老爷子送走圣女,四处寻找张易之时,侍女温顺告知老爷子:“羽公子方才询问府内传送阵法在何处,想必现在已经在万里之外了。”

伏流国,天凉城,白马书院。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