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17(1 / 2)
马腹,大氅飘舞旌旗猎猎,司命卫队排列着激越严整的队列,毫不迟疑的跟上,沿路唱起动感的男儿当自强,人数虽少气势惊人。
“林公子麾下卧虎藏龙,好男儿当有如此气概“秦邦屏感叹。
“真威风,真气派,咱们真英雄,就应该跟他们站在一起,并肩战斗“马千乘要激动得多了,粗砺豪迈的脸颊涨得通红通红,羡慕得眼光一直追随着在最前方威风凛凛的耿大力。
林卓重回叙府,并不只是人到了就可以了,他一路上,是很忙的,忙着跟各个州府的官绅族老会面,暴力推行他的保甲联防制度,他要用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把那些僰人小队给全部淹死。
“十户为一甲,十甲为一保,保甲联防,每户抽丁一人,发给武装,为联防队,官兵衙役分层监管,但有外人异动,一概捉拿,抵抗者可当场处死“林卓在嘉宁府,召集该府所有县官乡绅宗族老人,阐述他的保甲联防主张,与会人数多达七百人,史称七百人大会。
下面的乡绅族老们个个交头接耳,一阵蠢动,有说可行的,有说不可行的,嘀嘀咕咕,各执一词很不严肃。
“值此非常时期,此事并非商议,必须强制推行“林卓毫不客气,声调大大提高,严厉非常,“若是一丁有功,赏赐全户,一户有功,赏赐全甲,一甲有功,赏赐全保“
“同理,若是一丁、一户窝藏僰人有罪,则株连全甲全保,若是一保一甲检举捉拿当地僰人不利,则该保甲所有丁户,一并严刑入罪“
“乱世用重典,林解元见解深刻,发人深省,本官无条件全力支持。诸位,我嘉宁府乃是成-都府城要冲,背后无路可退,本官在此立下军令状,我嘉宁府半月内若不能肃清僰人叛贼,我自断项上人头,以谢蜀中父老,以谢林解元,但是,本官有言在先,我伏法之前,会先将所有有罪保甲夷为平地,本官绝不开玩笑“嘉宁府知府大人,慷慨激昂,满嘴血腥,脸上冷肃非常,眼角余光瞥见林卓频频满意点头,不禁热血上涌,机会啊,乱世用重典,乱世也有天赐良机啊。
林卓长身而起,施展他的无敌秘技,演讲大-法,“诸位,知府大人乃是我辈楷模,同为嘉宁府生民,谁能无动于衷人人并力向前,我泱泱天朝,又会怕得谁来在此,我也要警示诸位,僰人叛贼所到之处,寸草不生,切勿心存侥幸,凡我天朝子民,必有天朝骄傲,与叛逆为伍,族类受辱,祖宗蒙羞,若有人不知羞耻,不知自重,利欲熏心,便是天朝寇仇,我必与你不死不休。“
宽大的会议厅,回响着林卓铿锵有力,气魄非凡的坚定誓言,“量我蜀中千万玉碎之心,心心相印,何功不能成量我蜀中千万忠孝之人,众志成城,何敌不能克保家卫国,人人有责“
“保家卫国,人人有责“高呼声声震苍穹,秦邦屏和马千乘也吼得格外卖力,他们家中的教育也大抵如此,只是零零散散地说教,伴随着棍棒,从来没有这么带劲儿过。
“林公子,林公子“话音刚落,一个白发苍苍的乡老跌跌撞撞扑倒在地,“小老儿有罪,有罪啊“
七百人大会,是个团结的大会,胜利的大会,林卓的保甲联防制度,传遍蜀中大地,保家卫国人人有责的呼喊声遍布山川水泽大街小巷。
往往林卓人还没有到,当地官府已经提前落实,布下保甲大阵,专候林卓去检查了。
林卓一路疾行,沿途杀孽丛生,僰人叛贼的死尸鲜血连绵于道,抵达叙府的时候,背后已经江山红遍,深入蜀中腹地的僰人叛贼,或者窜入深山不敢露头,或者死于非命,被拿来邀功请赏,再也翻腾不起大浪。
值得一提的是,嘉宁知府,林卓竖起来的样板,还真有股烈性,拼了老命到处巡弋,甚至还亲手扑杀过僰人,让林卓刮目相看,林卓也不亏待有功之人,何况也有必要买一块马骨,专程就此事写信给恩师张佳胤,战事还没有结束,知府大人就已经入朝任兵部侍郎佥书了。
:。:
第一百五十七章 重立威严
刘显的中军帐里,气氛一如往常的不和谐。
林卓没有再温良恭俭让,高高坐在了首位,大家都很习惯。除了张翰,他的不满很剧烈,“这里是军帐,领兵打仗的地方,你是哪路神仙,敢坐在总兵大人上首“
林卓面色不变,屁股也不变,眼皮子夹都不夹他一下。
张翰团团一看,没有人附和他,跟他视线相交的人,除了面色狠厉的,都飞快转移,刘显的神情也平平淡淡,他更是怒火上涌,却已经不是针对林卓,而是针对这帮操蛋的同僚,这里边肯定有事儿,咱老张也不傻,肯定有大家伙儿都他娘的知道,就老张不知道的事儿。
“当前形势逆变,当务之急在于恢复大明官军的威严,重新掌握这场乱战的仲裁权“林卓见到张翰也不咋呼了,也不跟他计较,淡定开口,“要立威,就需要胜仗,需要有针对性的胜仗“
“公子所言极是,依公子的意思,不知该拿谁开刀“邓子龙一改各种不服,跟个哈巴狗似的,看到林卓,他才算活过来了,其他一切都是浮云。
张翰眼中精光一闪,脸上煞气暗涌,他深深埋下头,算是知道这个十六七啷当岁的白面书生是何方神圣了,以前他不在的时候,他出言不逊都会遭到郭成训斥,现在他当面了,更是今非昔比,挥手之间就解决了僰人叛贼小股渗透的大麻烦,在蜀中威望沸腾,谁敢跟他顶牛身边这些袍泽就没有一个好东西,他不怨恨邓子龙那一伙儿人,大家本来就不对路,不坑才是不正常,反倒是暗暗把刘显恨上了。
“两个战场嘛,就得送他们两份大礼,让他们尝到苦头,断了他们那些莫名其妙的念想,老老实实按老子的想法,给我打下去“林卓粗声粗气,他决定要放大招了。
万历元年,九月下旬,安南首当其冲。
一直在埋头训练,受尽了各种鄙夷和戏谑的董一元,突然了,他倒是没有本事把骑兵竖起来爬山,他的目标本来也不在山上。
他率领全部六千骑兵,打着大明志愿军的旗号,狂飙突进,突然杀入安南境内,只在阮氏的万宁府略略休整,旋即避过黎桓的主力大军,突入他背后的万安、万庆等州府,所过之处腥风血雨,奉行三光政策,安南境内烽烟四起。
黎桓大怒,分出重兵去追剿,奈何董一元全军都是骑兵,来去如风,且单兵战斗力十分强悍,追剿来追剿去,反倒是他们自己损兵折将,董一元的骑兵部队毛儿都没掉一根。
董一元并不是没头苍蝇乱窜,他按照阮氏提供的地图,横行来去,像是一根巨大的搅屎棍子,不断串联,联络各地的阮氏支持势力,协助他们反攻黎氏的基层政权,消灭当地武装,让各地的阮氏隐藏势力大受鼓舞,纷纷武装暴动,声势浩大,在黎桓大军背后渐渐连成一片,黎桓大惊失色,却又舍不得即将到手的成果,阮氏可是就龟缩在万宁城里,只要稍一用力,就能推倒的啊,他一面疯狂进攻万宁城,一面不停的分兵镇压,试图弄死阮氏两兄弟,再回头收拾残局,但是,当董一元率军奇袭,将他的粮草付之一炬之后,他再也撑不住了,慌忙率军南归。被打的只剩下最后一口气的阮呈祝和阮呈寽,死里逃生,不禁仰天长啸“天命在我,天命在我阮氏啊“,他们身边的老臣老将们,也都弹冠相庆老泪纵横,重新整理军队,鼓起余勇,衔尾追击。至于万宁城这个巢穴,作为阮氏的后路,自然是交给阮氏的好朋友腾冲参将路智来帮忙看着,有了万宁城,路智的枪口,正好对着孟邦的菊花。
↑返回顶部↑